我国游泳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创新

2011-2-10 21:27| 发布者: 小编悠游| 查看: 4669| 评论: 0

简介
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先进的技术去指导、组织和实施并有效控制运动训练全过程是科学训练的基本思想。而只有与运动训练活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相符合的理论和方法才能称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指导训练活动获得成 ...
0.jpg

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先进的技术去指导、组织和实施并有效控制运动训练全过程是科学训练的基本思想。而只有与运动训练活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相符合的理论和方法才能称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指导训练活动获得成功,实现理想的目标。训练方法是指教练员和运动员为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而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从训练方法的发生来说,训练方法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训练方法是人所能够能动支配的,正是这种关系决定了科学介入运动训练所具有的对运动训练和竞技能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正是这种关系构成了科学理论向训练方法转化的坚实立足点。1、我国游泳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发展阶段

回顾我国游泳训练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创新与发展主要分为5个阶段。表1是我国游泳理论与方法发展不同阶段的比较。可以看出,其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渐完善的过程,其中经历了两次理论发展快速阶段。第一次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第二次为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两个阶段训练理论的发展都表现出了活跃性和一定的创新性特点。

2、引进与探索——第一次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是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理论快速发展的第一阶段。解放前,我国游泳运动开展极为落后,谈不上理论研究,主要采用单一的训练方式,游泳训练理论研究也基本成空白。50年代,国家开始聘请一些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和训练,1954—1956年中国游泳队曾经在匈牙利训练过两年,学习了当时世界先进训练理论和方法,起点较高。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游泳队比较早地掌握了间歇训练、强度训练等先进训练方法,训练水平大大提高。训练中比较注重全面身体训练。进入20世纪60年代,我国游泳界认识到加强陆上训练,增强身体素质是迅速提高游泳运动水平的物质基础。特别明确了陆为水用的训练原则。提出“建立在良好的水上耐力和力量基础上的速度和速度耐力和与之相适应的快速技术是训练的关键”。

从60年代开始全国体育界掀起“三从一大”训练高潮。1964年以后,更明确提出了“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从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许多运动队都开始尝试大运动量训练。海军游泳队还提出了以速度为纲的大运动量训练方针,反对“泡蘑菇”的训练方法。

有教练在训练过程中提出了“过强度关”的训练理念,他认为“人体生理的潜在能力还有很多可以挖掘,谁能挖掘出更多的潜力,谁能忍受大数量高强度的训练负荷,谁就能上去”。

在训练周期安排上,我国游泳界也作出了积极探索。从50年代末,中国游泳队就开始提出并采用一年双周期的训练方式,取得很好效果。解放军队将一年的训练划分为两个周期,每个周期分为“量中保质、质中提质”3个阶段,训练中还大量运用了水中力量训练方法。上海队采用实战训练模式,同时打破以往的周期训练模式,将训练分为小段训练,每一段的时间为3周到6、7周不等。这些训练方式后来被实践证明符合世界游泳训练的发展趋势。

由于不断探索,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男子短距离项目成绩提高很快,蛙泳曾经3人5次打破世界纪录;在男子10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项目上也达到了世界较好水平。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及60年代初期,我国游泳训练理论的一些观点符合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之后的游泳训练发展也印证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例如在80年代开始提出了加强力量训练的观点、训练恢复的重要性问题、90年代提出了多参加比赛、比赛和训练相结合的观点以及70年代后期对卡莱尔“大运动量训练的反思”等。只是由于当时没有更好的科学理论做支撑,并且由于之后的文革干扰,这些训练思想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发展,对我国游泳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损失。3、求新与求变——第二次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竞技游泳理论快速发展的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恢复训练以来,尽管采用了大数量的训练理论,增加了训练量,但是由于缺乏创新,因此训练效果不理想。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男子水平只与世界女子水平基本相当。

进入20世纪80年代,面对我国游泳运动同世界水平的巨大差距,游泳界苦苦思索,寻找突破口,一些教练员认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游泳界太偏重大数量中等强度的训练道路。1982年召开了全国游泳训练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当时的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提出了在游泳训练中应注意提高训练质量;注重技术、改进训练方法等训练基本要求。并提出了“冲出亚洲”的奋斗目标。

1983年,一些教练员对我国游泳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思考后,指出我国在短距离项目上有一定基础,是尽早“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突破口。首次将短距离作为突破口,对中国游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游泳界逐渐接受了以能量供应系统理论、根据项目特点来安排训练负荷的现代训练理论。1986年民主德国教练克劳斯来我国执教。克劳斯对中国游泳界训练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采用血乳酸测试方法控制和监督训练强度,并且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对主要训练手段进行测试,为各种训练强度定性。使我国游泳训练逐渐摆脱了靠经验和脉搏掌握训练强度的旧训练方法。这期间,我国游泳界已经开始接受采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的能量训练强度划分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陈运鹏参照国外的标准制定了8级强度分类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游泳界逐步认识到了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提出了“力量训练手段要符合专项的能量特点、力量训练要结合游泳技术特点”的训练原则,并全年安排力量训练。对传统的陆上训练观念产生突破,对迅速提高短距离项目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力量训练方法出现许多创新。例如,我国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闫明在大运动量训练的基础上突出水中力量训练;陈运鹏在训练中突出了陆上“重力量”训练的方法、使用水中负重打腿等训练手段。

我国游泳界还对高原训练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原训练方法。训练方法的创新使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迅速提高。我国游泳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1986—1992年共进行的20次高原训练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基本经验和规律。20世纪90年代,我国游泳运动员在参加奥运会比赛前一般都进行高原训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年训练一般多采用两周期或多周期的划分方法。周明认为,“无论是单周期,还是多周期划分,其训练结构和内容都必须符合发展机体竞技状态的规律,全年训练计划中的一系列比赛应服从于年度最高竞技状态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国家队将一年的训练划分为3—4个周期。多周期训练理论与方法的运用使教练员更深入地掌握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调整竞技状态。

总结我国游泳运动水平发展轨迹与训练理论与方法发展相结合的规律,即每次突破的背后都有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创新在支撑。50年代由于我国迅速掌握了当时世界先进的间歇和大强度训练方法,一些游泳项目水平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达到世界先进。而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明确了以短距离项目为突破口的发展方向,并确定了“耐力是基础,强度为核心,力量最关键,技术来表现,全面安排,有所侧重,因人制宜,讲究实效”的训练指导思想,强调力量训练、突出强度训练;技术上积极创新,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我国游泳运动水平迅速提高与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游泳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说明,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技术革新都有力地促进了游泳竞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它是提高游泳成绩的一个核心因素。当我们注重训练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创新时,提高就迅速,而丢掉创新盲目模仿时就会退步落后。20世纪70年代,我国游泳界兴起了“大运动量”训练方法。应当肯定,在一定历史时期卡莱尔的大数量观点对我国游泳训练从文革中的停止状态走出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片面地接受了大运动量训练的理论观点,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对大运动量训练的实质进入深入研究和分析,因此,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受到了它的影响,阻碍了我国游泳竞选水平的发展。

目前,我国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还存在脱离实践、创新程度低的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表现得越发突出。“尽管我国在各个时期研究训练理论与方法的论文数量最多,但在总体上缺乏方向性的理论指导,大多是一种自发的、分散研究,因此,论文虽然数量大,但缺乏足够的力度,其实用价值受到影响”。发表的论文质量表明,“国家游泳队的教练员和体育科研所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往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价值,对我国游泳训练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当前,国家游泳队的教练员在主要体育科研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较少。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游泳教练员队伍对游泳训练理论缺乏互相交流;另一方面,高校包括体育院校的教师的理论研究脱离实践。4、训练指导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训练指导思想是以训练理论为基础,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形成的带有一定的经验性的理论指导和训练思路。训练理论是训练指导思想的基础,训练指导思想是训练理论在实践中的反映。不同的训练指导思想反映出训练的侧重点不同,考察不同阶段的训练指导思想,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训练理论对竞技水平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我国游泳训练指导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突出身体训练、大强度训练——大运动量训练、中等强度为主——注重力量训练、注重训练强度——注重训练效率、寻找最佳控制的发展轨迹。当前,国家队又提出了“像搞科研一样搞训练”的训练指导思想,强调训练观念上的重大变化。

大力加强全面身体训练,全面发展,有所侧重是20世纪50年代的主要训练指导思想。进入60年代,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身体训练为基础,水陆结合、陆为水用;发展专项耐久力;进入大数量、大强度、从实战出发训练”的训练指导思想。这一阶段突出大强度训练,训练量较小。训练结果使运动员的速度比较好,短距离项目上的提高比较明显。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突出了大数量的训练理论,但对训练强度不注意,结果长距离项目大幅度提高,而短距离项目却提高很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确立了以短距离为突破口的训练发展方向,注重力量和强度训练,因此短距离项目有很大的进步。从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来看,我国长距离项目一直不如短距离项目具有优势。

不同训练理论和指导思想产生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技术。例如,20世纪80年代,当我国游泳界确定了以短距离为突破口的指导思想后,认识到训练强度低下的问题后,加强了速度和重力量训练,并随之引进了重力量训练方法;20世纪70年代我国游泳界接受卡莱尔的大运动量训练理论,全国基本采用了超长距离游的训练方法。以上的两个例子说明了训练指导思想对训练方法所产生的驱动作用。但是这种驱动作用有时是正面的,有时则是负面的,取决于对游泳项目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当认识正确,训练指导思想合理,运动水平就会发展;而当认识错误或者落后,就会产生不合理的指导思想,阻碍运动水平的发展。从50年代我国男子项目的迅速提高,到90年代女子的崛起,都主要集中在短距离项目上。说明训练指导思想和训练方针带有明显的导向性。



本文内容由 小编悠游 提供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精彩阅读

广告位

Powered by XMSwim! X3.4© 2001-2021 Uswim Inc.  厦门悠游游泳俱乐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11485号-3

小黑屋-手机版- 悠游网 X Master Sw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