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清澈的水

[活动结束] 2011年厦门游泳俱乐部新款"泳帽"-游泳与自救能力基本指标 我悠游 我快乐

    [复制链接]
石头 发表于 2010-7-14 13:52:59
回复 155# 小静


    小静的帽子是啥样的?
qdldxin 发表于 2011-3-13 11:18:02
泳帽不错哎~~
 楼主| 清澈的水 发表于 2011-3-13 23:02:49
weachirt 发表于 2011-4-21 10:10:51
啊?  还有这个LEVEL的划分?~
老由 发表于 2011-4-21 14:40:28
youyong 发表于 2011-5-3 00:26:23
一、游泳能力
游泳能力应从适应水性开始培养,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培养「亲水性」相当重要,因此接触水的运动环境第一步必须熟悉水性,初学者的亲水性增加后即可试着练习漂浮,一方面培养放松能力,另一方面开始学习自救能力,是正式学习游泳技术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关键。以适应水性发展出来的能力如下:
(一)在水中拾物2次(第一级)
(二)蹬墙漂浮3公尺后站立(第一级)
待初学的泳者适应水性后便可开始学习游泳的基本技术,目前正式比赛中游泳姿势分为捷泳、仰泳、蛙泳及蝶泳四种姿势,对于中小学学生而言,学习捷式较为简单,而捷式为现今最快的泳姿,故培养基本捷泳技术是学习游泳的重要过程。以基本游泳技术发展出来的游泳能力如下:
(一)打水前进10公尺(第二级)
(二)游泳前进15公尺(换气三次以上)(第二级)
(三)游泳前进25公尺(换气五次以上)(第三级)
对已学会捷泳、蛙泳及仰泳的泳者而言,更快、更远与更轻松便成为其挑战的目标,随着游泳技术的成熟,增加游泳距离变成了学习的重点,为配合泳池设计,此阶段尚须学习转身技巧,并不断透过技巧熟练、肌力及肌耐力增加,进而训练具有长时间游泳的能力。以游泳应用技术发展出来的能力如下:
(一)仰、蛙、蝶、捷任选一式完成50公尺(第四级)
(二)持续游泳100公尺(第五级)
二、自救能力
人类是陆上动物,无法在水中长期生存,但有可能因故落入水中,因此必须学习基本的自救能力。落水的原因不外乎意外或其他因素无法施展游泳技术,危险时泳者必须先学会漂浮,使自己身体至少口鼻能离开水面呼吸,以维持生命,等待救援。具备基本漂浮能力后,接下来是学习立泳的踩水能力,使身体可以漂浮在水面寻找漂浮物或救援机会,故学习游泳过程中,基本水中自救能力不可或缺,由水中自救能力发展出来的游泳能力如下:
(一)站立韵律呼吸20次(第一级)
(二)水母漂10秒(第一级)
(三)浮具漂浮60秒(第二级)
(四)水母漂20秒(可换气)(第二级)
(五)仰漂15秒(第二级)
(六)水母漂30秒,每10秒换气一次(第三级)
(七)仰漂30秒(第三级)
(八)立泳30秒(第四级)
(九)仰漂60秒(第四级)
(十)立泳60秒(第五级)
(十一)仰漂120(第五级)
youyong 发表于 2011-5-3 00:28:22
选择生物图腾的依据,为外型可爱、中小学生熟悉,或兼具有特殊保育意义的物种。所以不只订定游泳及自救能力标准的参考生物,引起学童学习的兴趣,也提升学生对本土生物的认识。
一、第一级:海马
(一)特征:海马以直立姿势游泳,利用背鳍的摆动前进,海马动作灵巧,但速度不高,可以俯身取食小生物。与第一级所述短暂漂游及水中拾物之特色相符。
(二)生态习性:成年海马只剩余一副细小的鳍,包括背鳍、细小的臀鳍,以及身体两侧两条细小的胸鳍,在其他成鱼身上亦可找到。牠们利用快速震荡的背鳍所发出的推动力在水中前进,并利用两旁的胸鳍固定方向和稳定身体。海马动作灵巧,但速度不高,因此十分依赖保护色,以躲避猎食动物的侦察,然后迅速窜逃。海马为适应环境,特作出一种异常的改变,就是雄海马长有一个特别的育儿囊,让雌海马卵子存放于内,这种改变让其他在演化中的雌性哺乳类动物为之羡慕。有孕的雄海马怀着孕卵,直至小海马从育儿囊中孵化出来,小海马的样子一般酷似父母,只是身型较为短小。
(三)食物:牠们会把任何可以放进口里的东西吸入,绝大部份是如端足目生物等甲壳类动物,偶尔也会吃鱼苗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四)分布:所有海马都是海洋生物,主要栖居在热带及温带浅水范围的海草丛、红树根和珊瑚礁中。某些品种亦在河口存活,可容忍差异极大的盐浓度。海马的分布范围从北纬50度至南纬50度,大多数品种可见于大西洋西部及印度太平洋地区。
(五)台湾种类:棘海马、库达海马、长棘海马 与三斑海马。
(六)保育等级:非保育类。
二、第二级:水獭
(一)特征:水獭为水陆两栖的哺乳类动物。不但擅长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行走,鼻孔和耳内有小圆瓣,潜水时能关闭,防水侵入,趾间有蹼可用来游泳,常在水中追捕鱼类为食。与第二级所述可以短距离游泳之特色相符合
(二)生态习性:头部扁平宽阔,眼、耳均小,四肢的爪长,趾间有蹼可用来游泳。活动能力相当强,以鱼虾等水生生物为主食,经常在海岸、溪流、湖泊、沼泽等水质好、少污染、少干扰及食物丰富的水域出没。行径固定,筑巢于水边之土堤上,巢内垫常有树皮及草叶,入口处于水面上、下均有。
(三)食物:蛙、蟹、贝类、鱼、软件动物。
(四)分布:栖习地为湿地、河流、海岸等,分布于南印度、南中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五)台湾种类:小爪水獭、欧亚水獭。
(六)保育等级:华盛顿公约附录二之保育物种。
三、第三级:海龟
(一)特征:海龟为爬虫类,具有扁平且流线的体型,前肢演化成鳍状,再搭配游泳时身体的上下摆动在水中推进。因用肺呼吸,所以需要到海面上来换气,与第三级所述游泳前进及换气之特色相符合。
(二)生态习性:大多集中于0-50公尺深的水域。偏好靠近岸侧、水温较高及水深较浅的大陆棚海域,因此处的食物较充足。绿蠵龟是目前全世界数量最多,也是台湾附近海域常见的海龟种类,为大型回游性海龟,多会固定在一处觅食,在另一处产卵,产卵季在五月中旬到十月上旬之间,一个产卵季可生下三至四窝,每窝可达120个卵,圆圆的卵像乒乓球一样,约需50天才可孵化。海龟的成长速度,比起大多数动物来说算是很慢的,一般来说要一、二十年才达到成熟阶段。
(三)食物:幼期为肉食性,成龟则以大型海草及海藻为主食。
(四)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水域,温带水域亦有其活动记录。
(五)台湾种类:绿蠵龟、赤蠵龟、革龟、玳瑁。
(六)保育等级:保育类。
四、第四级:海豚
(一)特征:海豚为海洋哺乳类,后肢已经演化成扁的水翼,是海豚高速游泳的主要动力,搭配流线型的外型,游泳的速度可以更快。具有发达的大脑及回音定位的特殊结构,具有极快游泳速度及深度潜水能力,游泳速度在50-100公里。
(二)生态习性: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他具有和陆上哺乳动物相同的生理特征,例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具备了一些为适应水生环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构造。
(三)食物:海豚都是肉食性动物,通常以鱼及乌贼为食。
(四)分布:分为全世界性分布、广泛分布型及区域性分布三种。
(五)台湾种类:6科32种。  
(六)保育等级:保育类。
五、第五级:旗鱼
(一)特征:是鱼类中游泳冠军,身体成流线型,肌肉、尾鳍发达,呈新月形,运动时阻力小,利用长矛般的长颔劈水前进,是目前海洋中游泳速度最快的鱼类之ㄧ,可达到时数130公里。
(二)生态习性:属外洋性鱼类,性喜将背鳍浮出水面,通常以数尾群游,栖息于黑潮流域表层,有接近沿岸的习性,4-8月产卵,幼鱼有趋旋光性。全年有产,盛产期为4-7月。
(三)食物:主要摄食鲭鱼、鲔鱼、乌鱼、飞鱼、乌贼、章鱼、鱿鱼类等头足类为食物。偶尔也摄食底栖的海产,如虾、蟹、比目鱼。
(四)分布:广泛分布于三大洋(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之热带、亚热带海域。水温22-30度温暖、靠近陆地的水域。
(五)台湾种类:剑旗鱼、雨伞旗鱼、立翅旗鱼、黑皮旗鱼、小旗鱼、红肉旗鱼。
(六)保育等级:非保育类。
youyong 发表于 2011-5-3 00:28:59
游泳与自救能力基本指标内容
一、第一级
(一)意涵说明
1. 水中拾物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水中能够张开双眼,练习身体处于水中时的平衡感及肢体活动练习。
2. 蹬墙漂浮后站立主要为训练学生在水中的平衡感,确保学生得以安全及稳定地从水平状态改变为垂直站立。
3. 韵律呼吸主要训练学生能够以垂直站立,顺畅地操作水面上吸气及水面下吐气的动作,以做为将来各种泳姿换气的基础。
4. 水母漂为自救方式之一,主要训练学生感受身体离地漂浮,等待救援。
(二)活动示例
1. 教学流程:韵律呼吸→水中拾物→水母漂→蹬墙漂浮3公尺。
2. 动作要领
(1) 韵律呼吸:建议以嘴巴完成水中呼气,出水后继而以口快速吸气,过程应连续且具规律性。
(2) 水中拾物:在水深即胸处,迅速完成屈膝后并将身体前倾,即能顺利潜于水中。
(3) 水母漂:吸气后将头部没入水中,再抬起双腿,两手环抱膝盖,漂浮过程不宜呼气。
(4) 蹬墙漂浮:身体距池壁约30公分,先向后举起一腿触抵池壁,吸气后头部前倾没水,再将另一脚向后举起,至两脚同贴池壁后同时蹬出漂浮。惟教学前应优先指导水中站立。
二、第二级
(一)意涵说明
1. 打水前进动作本阶段以捷式为基础,主要因素为捷式与其它泳式相关性较高,利于衔接往后的进阶学习。
2. 在打水与划手有一定配合基础后,能够在15公尺内做出三次以上换气动作,此阶段学生划手动作有无推进力,将是换气能否成功的主因。
3. 浮具漂浮是指学生在有浮具辅助之下,运用浮具浮力放松身体,节省体力等待救援的一种基本动作,既安全且获救率极高。
4. 水母漂为一种等待救援的方式。为了要增加获救机会,必须练习换气动作,提高获救机率。
5. 仰漂是最为省力的自救方式,当泳者体力不支或处于无边水域时,藉助仰漂将可以长时间浮于水面,是最节省体力的自救方式。
(二)活动示例
1. 教学流程:打水前进→浮具漂浮→水母漂→仰漂。
2. 动作要领
(1) 浮具打水:优先说明腿部动作要领,并以坐姿、俯卧池边或站立方式练习,再抓握浮具将头没入水中蹬墙打水练习,约3秒后手压浮具抬头换气。建议以捷式为优先教学。
(2) 浮具漂浮:藉泳池可用之浮具,抓握或置放胸腹之下,以维持头部能离开正常换气。
(3) 水母漂20秒:头部没水前大口吸气,漂浮过程两手可采自然下摆。
(4) 仰漂:首先说明仰漂种类及动作要领。大可吸气后,缓慢向后仰卧漂浮,切勿抬起头部。
三、第三级
(一)意涵说明
1. 在打水与划手有一定配合基础后,能够在25公尺内做出五次以上换气动作,此阶段学生划手动作有无推进力,将是换气能否成功的主因。
2. 水母漂衔接前级20秒能力之后,以每10秒换气一次加强学生的换气能力,以确保学生可持续长时间停留于水面上。
3. 仰漂衔接前级15秒能力之后应加长至30秒时间,才能为以后长时间仰漂做好基础。
(二)活动示例
1. 教学流程:换气游泳前进25公尺→水母漂30秒→仰漂30秒。
2. 动作要领
(1) 换气游泳25公尺:以捷式划手为优先,指导动作应不需要求如选手般技术,例如可以直臂方式完成还原。
(2) 水母漂30秒:常是藉由蛙式划手及蹬夹腿动作产生之反作用力抬头换气,动作过程宜缓和,避免急促。
(3) 仰漂30秒:为因应仰漂时间的延长,需强调掌握快吐快吸的原则。
四、第四级
(一)意涵说明
1. 捷式与蛙式均为入门的基本泳式之一,此阶段学生能否游久游长,换气顺畅与否与身体协调性是主要因素。
2. 在捷式有25公尺能力之后,可开始训练仰式。仰式之所以容易学习在于基本动作与捷式差异不大,又有仰漂练习为基础,加上口鼻外露较易换气,也是很好学习的一种泳式。
3. 立泳的定义为头部保持外露水上,双手做摇橹式划手,双脚以蛙式、剪式、搅蛋式、脚踏车式踢腿。此种自救方法较利于求救。
4. 仰漂60秒需养成节奏性换气及练习不受水浪覆盖口鼻而影响换气,才能确保长时间浮于水面。
(二)活动示例
1. 教学流程:仰、蛙、蝶、捷任选一式游50公尺→立泳30秒→仰漂60秒。
2. 动作要领
(1) 仰、蛙、蝶、捷50公尺:任一泳姿指导应着重打水、划手与换气的配合,因此需依各泳姿订定特有之规律动作。同时若有需转身,可以触壁式进行教学。
(2) 立泳30秒:可先将浮板置放胸腹下间,藉以体验立泳时姿势。操作时,身体缓慢前进应是被允许的。
(3) 仰漂60秒:学习者应确实了解个人漂浮状态或能力,并减少助划动作。
五、第五级
(一)意涵说明
1. 不限泳式游完100公尺即具有高程度的自救能力,亦有以游泳做为健身运动的能力。学生通过本级检测后,应可朝向游泳选手及参加救生员训练方面发展。
2. 立泳达60秒以上即具有良好的求救及辨识方向的能力。
3. 仰漂120秒即具有长时间漂浮于水面上的能力。意即获救机率大增。
(二)活动示例
1. 教学流程:持续游泳100公尺→立泳60秒→仰漂120秒。
2. 动作要领
(1) 游泳100公尺:经反复练习以培养体能,并藉以改善泳姿技术,提升游泳整体效率为目标。
(2) 视学习者能力或需求,指导摇橹式及搅蛋式动作,提升立泳技术。
(3) 尝试运用各项技巧,提升仰漂能力,例如从垂直漂→大字漂→水平漂。
 楼主| 清澈的水 发表于 2011-5-3 00:55:12
坚决推广,坚决在学校实习水上安全教育,从我们学校做起.
深海泥 发表于 2011-5-20 12:54:27
规范是发展的硬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推荐课程

游泳科学:优化水中运动表现的技术、体能、营养和康复指导 是全面展现游泳运动科学知识与运动表现提升的专业指导书。全书从游泳运动的发展历程、科研发现、装备与技术革新,以及这项运动所涉及的运动员生理、心理和技术层面的理论与实践讲起,通过科学图表与数据分析,将优化游泳运动表现的重要方面——技术、体能、营养和康复进行了细致地讲解。书中还重点介绍了游泳训练的方法,包括泳池训练和陆上训练两部分,旨在帮助游泳教练、运动员及爱好者形成标准化的训练体系,有效提升游泳运动表现。
¥128 游泳技术
中级 类型:游泳训练
立即学习 17177人已学习
蛙泳的基本技术
¥免费 蛙泳的客观规律
初级 类型:配合
立即学习 16573人已学习
仰泳的基本技术
¥免费 仰泳的客观规律
初级 类型:配合
立即学习 16299人已学习

Powered by XMSwim! X3.4© 2001-2021 Uswim Inc.  厦门悠游游泳俱乐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11485号-3

小黑屋-手机版- 悠游网 X Master Sw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