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游泳网 X Master Swim

标题: 跟“慢慢鱼”学游泳,更快更轻松 [打印本页]

作者: 慢慢游    时间: 2012-5-15 08:48
标题: 跟“慢慢鱼”学游泳,更快更轻松
一)使用海水漂浮池,培养悦水心态
夏天到了,溺水事件又频繁发生了。看着一条条年轻、年少的生命只因为不会一点小技巧而消逝,心情非常沉重。其实学会游泳是非常简单的,只要你不想当个游泳运动员,我们可以绕过那些正规的培训课程,按照我的方法,用几天时间就可以掌握游泳浮水技巧。短时间学会游泳对时间、经济都不太宽裕的人们无疑有很大帮助。我曾用该方法指导过几位网友学会了游泳(因在海边,每天下午太阳西斜后才下海,毎天学习一个多小时,三四天后他们都能游了。)。我们人体的比重是1.02~1.097,只比水的比重略多一点,与海水1.025的比重相近。海水由于浮力较大,初学者身体容易漂浮上水面,头部容易露出水面吸气,可以尽快帮助初学者消除紧张情绪,掌握水中平衡技巧,无疑也较容易学会游泳技巧。而使用淡水泳池训练初学者,则必须做到动作正确(动作不正确上浮困难)并和呼吸协调配合才能在水中自如呼吸,不然就容易呛水,造成怕水的心理障碍,这是许多人认为游泳难学的地方。有的游泳教练员硬把孩子往水里摁要突破障碍的方法并不可取,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而使用海水漂浮池,可以克服淡水泳池对初学者的严格要求,初学者游泳动作无须太过正确即可享受游泳的乐趣,进而在游泳过程中体验水感循序渐进提高泳技。对于地处内陆的游泳训练池,可按比例在每立方淡水中加入25-50公斤的粗海盐(300元/吨)来解决。注意盐不能加多,死海的比重是1.172—1.227(每立方淡水有172-227公斤的矿物质),浮力太大不好做游泳动作且身体会丧失大量水分(腌渍人体)。
(, 下载次数: 115)
跟“咸水鱼”学游泳,更快更轻松
(二)掌握海上自救漂浮姿势
海上自救漂浮用什么姿势好呢?是报刊介绍的水母漂和仰漂吗?不是的!经过本人亲身体验(以前我也相信),发现他们只适合淡(静)水,在有波浪的海上并不适合。
下图是仰漂,在有波浪的情况下海水会打入口鼻,造成呛水。在海上用仰漂自救,只会加速溺亡!
(, 下载次数: 108)
下图是水母漂,一般认为团身能减少体温丧失。但在海上,海面下的水温就比海面要低,因此团身并不能减少体温丧失,甚至适得其反。并且团着身子要在摇动的海水中保持平衡非常困难,会被浪打得东倒西歪,因此也不适合。

我认为海上自救漂浮最好的姿势是俯卧漂。俯卧漂跟仰漂相反,脸朝下没入水中,口中缓缓吐气,双手前伸(可保护头部),双腿稍张开以保持身体平衡。要吸气的时候双手往下压,头部自然抬离水面吸气,吸完气头部没入水中缓缓吐气,重复以上动作,旱鸭子也可以在海上漂浮较长时间。注意不要把气全部吐完再吸气,留一点气在肺部较好。当你能俯卧漂上10分钟,你就快要会游了。 (建议沿海青年都来学,很容易掌握的,有助于减少海上溺水事故,练习时身边必须有救生员在旁看护!)
跟“咸水鱼”学游泳,更快更轻松(三)学自由泳比蛙泳更快更容易
在掌握俯卧漂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以俯卧漂的姿势为起点,学习各种泳姿。俯卧双臂一前一后挥动划水,是自由泳的臂部动作;俯卧双臂同步挥动划水,是蝶泳的臂部动作;俯卧双臂同时向下向后划水,是蛙泳的臂部动作。由于各式泳姿都需要身躯和双腿及呼吸来配合手臂动作,难易程度有所不同,自由泳相对比较容易学会。下面是在俯卧漂的基础上,练习自由泳的步骤:


1.俯卧漂着,双腿鞭状打水推进。
2.进行俯卧双臂一前一后挥动划水练习。手臂尽量前伸,手掌与水面成45度角在头顶正前方倾斜入水,手臂向下向后划水的同时要转动身体约80-90度,头部自然跟随身体转动并在侧面吸气,吸完气后头部又跟随身体转回来并没入水中吐气。右臂入水身体左转,左臂入水身体右转。为什么要转体?身体如一条船,手臂如桨,左边划一桨,船向右歪;右边划一桨,船向左歪,左右交替划,船就歪来扭去地前进,如果右臂臂力较大,游行路线就向左倾,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就会在原地打圈。转动身体是要让手臂在身体正下方划水,同时也让嘴巴离水吸气。自由泳如果动作正确,闭着眼睛游是不会游歪的。
3.进行手脚配合练习完成自由泳整个动作。
4.在海水池掌握自由泳技巧后,进入淡水泳池进行适应训练。
5.练习时身边必须有教练员或救生员在旁看护。


作者: 武汉拈花一笑    时间: 2012-6-6 08:47
(, 下载次数: 119)
作者: 最浪漫的事_1    时间: 2012-12-28 20:30
武汉拈花一笑 发表于 2012-6-6 08:47

{:soso_e179:}

作者: 小懒    时间: 2012-12-28 22:11
{:soso_e179:}




欢迎光临 悠游游泳网 X Master Swim (https://www.xmswi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