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游泳网 X Master Swim

标题: 传统式与全浸式自由泳的方法有无矛盾之处? [打印本页]

作者: 天空骑士    时间: 2013-10-22 09:50
标题: 传统式与全浸式自由泳的方法有无矛盾之处?

练自由有三四个月时间了,泡论坛学到了很多游自泳的方法,很多都很实用,现在的我,连续长游问题不大,走水效率也可以了。
但我一直在想,到底我练出来的是全浸还是传统,到底自己要游全浸还是传统。

估计自己用的还是全浸的成分多些,因为我最中心的方式是靠躯干传递能量给手脚,划水是用锚定的方法,而打腿则是两次,甚至不规则。

现在有有个疑惑,因为我在悠游网学习时,没有去细分那些帖到底是讲的全浸还是传统式,就是看到什么悟到什么就照着练,最后就形成今天这种我自认为是大部分全浸,但又有些传统的游法。

我的问题是:传统式自泳与全浸式自泳会否有矛盾之处?应该怎么描述这两种自泳的关系

就目前而言我所看到的帖子(我没有分传统还是全浸)就没有发现矛盾之处,不知道各泳友们,你们怎么认为。

若有矛盾的地方,请务必提出,给小弟参考及诸位思考一下,谢谢!



作者: 如♂影随形    时间: 2013-10-22 09:50
何必去区分呢?锻炼身体而已,游得快,又轻松,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你觉得呢?
作者: 小记者    时间: 2013-10-22 09:50
传统式爬泳一般有三种发力方式,肩发力,髋发力以及全身发力。
而本质上全浸爬泳只是髋发力游法的部分改进而已。

髋发力方式适合长游拉动作,肩发力和全身发力适合短距离及冲刺。
你说他们有矛盾吗?
作者: 张兮兮    时间: 2013-10-22 09:50
只是长游和短冲有区别,我甚至认为都是不同的技术了,这些区别也可以认为是完全不同的主动控制力了,虽然原理和核心还是那些,但发力部位,时机,和动作感觉明显都不尽相同。我也是没有区别过全浸还是传统,正在由这些结合的全浸向传统去练习,目的还是通过传统的加强再回归去长游健身,我认为短冲的底气会给长游提供强大的动力。我也不认为全浸就是个偏门,无非就是个重心前置和平衡控制,用躯干去压水,通过与水相互作用达到省力和相对的高效。但就总体来说自由泳只有一个,合理的长游技术和短冲技术才是最高效最省时省力的。
但我也觉得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自开始就短冲来的,到最后想去放松游,如果没有专门练习过长游技术,也不会放松的很好,虽然速度相对也比较快,但如果是同一个人来比较的话,还是练习过长游技术的在长游中相对作用力更高效一些。
我个人看法,高手给点评点评。
作者: 躺着也中枪    时间: 2013-10-22 09:50
不要说游泳,就是跑步,100米和1000米用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技术。
作者: 慢慢游    时间: 2013-10-22 09:51
从理论上说全浸传统应该没有矛盾,但实际上肯定有,不然的话怎么会一直吵个不停。
作者: 林琳    时间: 2013-10-22 09:51
fancyman 发表于 2013-10-22 09:51
对同一个人来讲,长游和短冲绝对是一个动作。波波夫平时训练以长游为主,难道是在练另外一个动作?孙扬100米 ...

此言差矣,虽然都是爬泳动作,但是技术还是有明显差别的,就如同我先前说的肩发力全身发力和髋发力三种方式,不局限于节奏上的区别。全身发力或者是肩发力,参见世界大赛男子50米自决赛或者极少数100自运动员的比赛。100或者以上,多数运动员采取的是髋发力和肩部或者全身发力酌情使用的方式的。孙杨的髋发力技术相当娴熟,但肩或者全身发力技术略弱加上力量因素,导致其100自无法达到世界顶级水平,更不用说50自了。


作者: cherry    时间: 2013-10-22 09:53
从范围上说,其实全浸应该只属于传统自由泳中的一种。也就是如果我全浸游得可以,只说明练好了传统自由泳中髋发力的游法,如果游短冲,就应该是改变发力部位的另一种游法了。
作者: machi    时间: 2013-10-22 09:53
没认真练过短冲也没认真练过长游的人会有此观点
作者: sssss    时间: 2013-10-22 09:53
我还是认为TI就是竞技选手二次腿放松游的状态。

把TI游得不伦不类的另说
作者: MAGI    时间: 2013-10-22 10:08
我理解的全浸只是自由泳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一种,短冲也不是完全改变髋发力驱动,同样是兼顾各种发力,但侧重点不同了。感觉长游好像是在接近水面钻行,在波浪的顶端被水托浮,挤压水,下坡滑进,而短冲更像是在水面的皮划艇,通过姿态控制达到船型对水的扩张力通过快速的划水和高效的打腿,来使动能最大,看似其实还是一样的,但具体做起来确实感觉必须区分出来肩,背,腰,髋,腿甚至划水的动作,使发力有明显的侧重不同才能与水阻水的托浮力自身重力,重心等因素才能结合到非常美妙。
作者: 猪八戒    时间: 2013-10-22 10:08
通常对业余选手来讲,短距离的瓶颈有几个:

1. 打腿连续稳定
2. 手臂的放松程度
3. 腰背驱动的连贯性
总之你能控制在高频率下动作不走型,就行了。
作者: 无心的鱼    时间: 2013-10-22 10:09
各个突破,逐渐加强。找到适合自己技术。
早忘了滑行转髋的游泳方式了。偶尔耍耍25m两次腿,竟然是绷直腿打出来的,不连续的打腿感觉有点怪。

天凉水凉了,游前充分拉伸,脚趾抽筋还真顽固呢,水凉恢复有点慢,感觉腓肠肌也要抽赶紧上来了。水不凉的时候基本不用管一会儿就好了。还好仰泳扶板腿练习都完成了。
作者: redfox    时间: 2013-10-22 10:09
现实的情况是好多人的所谓全浸,根本惨不忍睹

侧身又慢,幅度又大,还游的歪七歪八,划次巨多,频率巨快,没有效率,要多难看有多难看;问题是,因为能长游,往往还会自我感觉良好

但是竹内游的还是挺漂亮的,所以,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我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作者: 小草青青    时间: 2013-10-26 21:46
应该没有矛盾吧,都是游泳只不过姿势不太一样. 每个人游的都可能不一样。
作者: 小草青青    时间: 2013-11-1 10:58
没有矛盾吧,只能说有些不同。
作者: hanabaichuan    时间: 2013-11-1 17:55
个人认为是一家,一为短冲,一为长游,作为业余爱好者,喜欢哪个练哪个,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为目的
作者: 迪南忒    时间: 2016-3-28 11:51
没认真练过短冲也没认真练过长游的人会有此观点




欢迎光临 悠游游泳网 X Master Swim (https://www.xmswi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