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游泳网 X Master Swim
标题: 如何体会自由泳肩部驱动和髋部驱动 [打印本页]
作者: iswim 时间: 2017-12-14 22:16
标题: 如何体会自由泳肩部驱动和髋部驱动
当我们对这个工具进行全面的解释时,我们首先要运用到Bobby的风格棒
这是一个练习髋驱动和肩驱动自由泳的好方法
注意,当棍棒一起旋转时,Bobby正在练习髋驱动自由泳。当背棍保持水平与前杆旋转时,Bobby在练习肩驱动自由泳。
作者: 灰熊喱嗨 时间: 2017-12-14 22:18
自由泳最新分享-驱髋带动肩部滚动
http://www.xmswim.com/forum.php? ... 60400&fromuid=1
(出处: 悠游网 X Master Swim)
作者: 水将军 时间: 2017-12-14 22:26
腰髋腿连接关节要像有石膏稍微固定住。嘿,看见了类似的说法。
上摆腿要是不知道怎么腰用力,那就1、首先把腰髋关节、髋腿关节送出去(拉长),2、然后体会下面红色线(身体正面,腹部)最顶端参与的后摆。在后摆的过程中,尽量撑住送出去的腰,别让腰收回来。
ps:蓝色线最底端是能够参与送肩的腰部肌肉。
(, 下载次数: 88)
作者: 小伟 时间: 2017-12-14 22:26
髋部侧转的角度有关推水的长短。平趴的会比90度的短。划长可以长,但最后一段划程的效果并不大。
髋部0度的划频可以很快,90度的不行。频率可以快,但0度的划频不一定会比15度的高,因为划手移臂总需要时间。
肩髋的角度差异积蓄了力量,能加快滚动也即加大划手力量。腰部本身是有一定的素质,但远远不够。强烈反转的弹性不只来自腰本身,也需要腿。
保持髋部不动的打腿,让身体冲出水面,有可能在一个50m的中后段,就会出现撑到水但是撑不住的现象。
保持肩髋同角度,几乎不打腿,在长距离后依旧体力充沛,放弃了速度。
即使是比赛,对同一个人来说,划长与划频、游距与体力的取舍都需要自己去摸索。
屁股不动和肩髋同角度是两个极端。
肩不可能不滚,否则你就不能好好的划水或者移臂。
髋不可能不稳,别放弃腰部扭转能提供的力量。
从腿部练和从肩部练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最终会走到一起的。
作者: 潇潇雨 时间: 2017-12-14 22:27
我从来就是认为"肩驱“和“髋驱“的区别是不存在的,其本质都是拧腰。Bottom的肩驱只能说是一个广告词。他所教的生硬的“肩驱"充其量也只能说是波波夫技术的山寨版,只有形而没有神,也许是当年他培养的Gary Hall Jr老是败给波波夫受了刺激。从技术上说,他教的东西有几个明显的山寨缺陷:
1. 他教的双臂联动是把2个手臂绷死一直线,然后围绕中心旋转。但真正的kayak技术是偏心的,你如果去划双桨皮划艇,浆的中点是以腰部为中心左右转动的,有点像舞棍的动作,并不是定死的,这样发出的力才是整力,符合人体工学。Bottom的动作不符合人体工学,很容易疲劳,所以才会出现肩驱只能游50米的半吊子说法。
2. 体现在双臂相位上,Bottom 教的肩驱基本上就是一个手伸到前死点,另一个手同时到后死点,这是大忌。也叫做过分后交叉,动力中断会很明显。如果你去看看波波夫,前手伸直的时候后手还在划水,后手划完前手正好开划,天衣无缝。这节奏他是教不出来的。更不要说每只手的水上水下动作连成一体了。
3. 大臂旋转和顶肘。Bottom 对这方面的认识可以说是空白,2个手臂通过背部一直线后有了张力,也就成了一个扭簧,相对于腰部的大扭簧,这是个小扭簧,也可以蓄能爆发,用来在划水中咬住水和移臂中的快速前抛。但这个爆发是要靠顶肘来提供扭矩输出的。波波夫的动作是不可以用直臂完成的。然而,我看见Bottom在自鸣得意地教运动员勾着手腕用直臂刨水...
从本质上说,波波夫的技术的精髓就在于动力重叠,通过kayak的发力技巧来实现。好像调整多缸发动机点火提前角度,放在游泳技术上体现为2点:
1. 一手前死点,另一手在后面划水 (手臂伸直的假推水动作不算)
2. 一手后死点,另一手在前面划水 (抱水准备动作不算)
游中前交叉(也就是Bottom所谓的髋驱)要注意2,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而游中后交叉(也就是Bottom所谓的肩驱)要注意1,山寨波波夫技术也是做不到的。能做到这2点,可谓是殊途同归,最好的自由泳动作都应该是差不多的。
作者: 淡冲的窝 时间: 2017-12-14 22:30
高肘练习
① High Elbow Drill
好了,我们现在要专门训练高肘抓水,与同侧打腿联动的高肘抓水,因此我们要用到划水板。一组人在池边等候,另一组出发。做这个练习要始终抬头,戴上划水板,练习重点是保持高肘姿势。手在身下直线划水,然后前伸,原路返回。不要在水上移臂,划水和移臂都要在水下完成。看着你的手,不断驱使手直行,别让手外划兜圈子,不要空中移臂、不要走曲线。手在身下划水,直线返回。抬头。
一组一组地训练。游到边,用高肘自由泳往回游。因此游过去的时候是做高肘联动练习,游回来的时候是髋驱自由泳。尽量做到手脚联动,往回游的时候别换气,以便观察手部动作。抬高肘部,抬高肘部。下一组人在池边等着别动。注意观察手部动作,游到边立即折返,深吸一口气。专心训练高肘抓水。
01:28
高肘。手指向下,在这儿抓水。注意是在这儿、在这儿抓水。你应该感觉这个肩膀向前移,这个肘向上抬。要想看清楚,肘必须保持在水面附近,保持在水面的时间越长越好。
01:56
你可以打腿。
02:07
这个练习的高明之处就是越累越得认真练,(才能保持高肘动作不变形。)因为当人越游越累时,肘就有下滑的趋势。一开始,保持高肘并不难,但一旦疲劳来袭,肘就开始下沉,以便草草完成划水。
身体转动练习
② Body Roll
现在我们再给高肘抓水增加一维动力。刚才抬头做练习时,你的髋部是水平的,比较平。我们现在要增加一个转动,身体的转动。你可以低头,手前伸时,伸的远一点,比你先前在这里时稍远一点,带动身体侧转。侧身之后,是下面那条腿的下打,“砰地”一声宣告了身体的联动。因此注意力要集中在下面那条腿上,在手指尖开始向下指的瞬间。然后手出水,身体要转动到极限。转到另一侧后,再“砰地一声” 联动。转到一侧后,又“砰地一声” 联动。身体就这样来回翻转。一开始,我们只学如何保持高肘状态下的手脚联动,现在髋部要参与这种联动。
01:17
我甚至能听到他们在用力下打,你能看到联动,联动确实做的很到位。手保持在水下,手和划水板在一起,保持手在水下的状态不变。手径直向前射出。尽量做到推水一直走直线,然后再直线射出。髋部要参与联动。你能看到他有意夸大打腿动作,你能看到他的膝盖明显弯曲,以便真正做好联动。他的关联动作带动了髋部旋转。弯腿,猛然发力下打,与抓水正好合拍。
在第二个练习中我们加上了髋部联动。所以先侧身,然后做同样的动作:手向下,肘向上,这一侧的肩膀向脸颊滚动,同时下面这条腿猛然发力下打,带动髋部旋转,拉紧腰腹部位,进而把髋部旋转的动力加到抓水动作上。
肩部转动练习
③ Shoulder Roll
我们可以给抓水动作再加一维动力。我们现在要增加这份转动之力,双肩转动之力。我们刚开始只练习手臂用力,然后我们增加了联动,使打腿和髋部旋转与划水联动,当然这是通过身体核心部位关联的。现在我们要加上双肩旋转的力量。因此,这次你们要把水下移臂改为水上移臂,手臂仍然还是在头前这里入水。手从身后快速滑出水面,然后在这里(耳边)几乎停住,只停留片刻。因此手臂前移时,肩向前旋转,手在这里(耳边)停一下,猛然联动发力,身体翻转到另一侧。到了另一侧也是一样,猛然发力。现在的想法是让肩膀参与抓水动作。你们能看清我的动作吗?我的这个肩膀向下滚动,我的手臂向前伸到抓水位置,正好在这里。这就增加了动力。
01:36
注意看,上臂和肩膀的旋转产生了动力。与此同时,打腿发力。注意看同侧的打腿。
02:12
很好,彼得。漂亮,联动做的漂亮。
02:23
这个泳姿易犯的错误是,如果手臂前伸过早的话,就变成了所谓的“手臂追赶练习”。那个“追赶练习”就把联动搅乱了。因为,做“追赶练习”时肩膀放松,手臂前伸,没有动力的传送。今天,我们在观看彼得的游泳录像时看到了这一问题。我们看到了动力先降后升曲线。当他向前伸臂时,在这里把力泄掉了。我们在录像里看到了动力的下降,从丹尼斯记录的信号上看到的。所以肩膀不要松劲,保持紧张状态。手臂前移要有力度。可以用手臂直刺。
直刺没问题。不一定非要抛掷手臂。有些人喜欢抛掷手臂,很好。但你不一定非要让手臂画弧,你可以直刺。这就是髋驱自由泳,或者说长距离自由泳的动力累加过程。我们现在练习的就是髋驱技术。我们把不同的分力累加起来,驱动长距离自由泳选手前进。
03:42
在第三个练习中,我们增加了肩膀的转动。动作完全一样,手向下,猛然转动髋部。但是,接着你要把肩膀向下转,把转肩的动力传到髋驱自由泳的划水手上。
作者: 淡冲的窝 时间: 2017-12-14 22:30
肩驱自由泳
④ Shoulder driven stroke
在纯肩驱自由泳中,双肩一刻也不能松劲。纯肩驱技术只用在50米短冲上。在纯肩驱自由泳中,双肩一刻也不能松劲,所以你一直在用力游泳。你会感觉颈部带状肌群把两块肩胛骨提起来,向脊椎方向挤压到一起。对,这就是纯肩驱的特点。我们现在就学纯肩驱自由泳,很明显,我们一定能学有所获。保持肩胛骨高耸状态,保持两肩的转动。现在你可能觉得划距短,不过没关系。我们之后要学习怎样加长划距。此时先体验短划距,以后再设法加长划距。
01:12
你可以继续抬头做练习,但往回游时,你要练习增长划距。增加划距的办法就是增加肩部旋转的幅度。手臂不要向前够,要直接向下插,插到抓水点。实现的办法就是在这里,在身后结束划臂,在身后结束划臂可以增加肩部旋转的幅度度。同时,保持高抬腿,快打腿,尽量稳住髋部。
01:52
设法保持两肩的联动。当大家开始加长划距时,两臂通常会退回到“追赶”练习的配合方式,即用一个手臂去追赶另一个手臂。你要想着保持两臂的联动,保持两臂反向。因此两臂的指向是相反的。
02:39
保持高肘,右肘。漂亮。好多了。
03:06
我想让你做的是尽量把脚打出水面。高抬腿打腿的好处就是使髋部更加稳定。事实上,你不可能把腿抬的很高。但是如果能做到高抬腿打腿,就能稳住髋部。好,继续练习。这次来回都游自由泳。尽量少换气,要做到高抬腿打腿稳髋。髋部是固定的发射平台,肩膀是从这个平台弹射出去的。这就像击拳一样,假设要出拳的话,拳是从髋部投射出去的。棒球手击球也是从髋部发力。腿抬高,腿抬高。
04:06
下面我们简单谈谈手在水下的速度。手离身体较近(曲臂)的时候,你要关闭手臂与身体之间的夹角,此时手臂以某一速度移动。如果我伸直手臂,以同样的角速度关闭这个夹角,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好吧,我手从这里关闭完全一样的夹角,我手从这里移动到这里,关闭时的角速度不变。然后我把手放下伸直,做同样的动作。我手上的速度有什么不同吗?对了,手的速度更快了。我要用点力才能保持像在这里移动时的角速度,对吗?
在采用髋驱技术时,你非常有可能是按这个轨迹划臂,对不对?在采用力量型的肩驱技术时,你要使用更长的手臂杠杆,但你却仍然要以同样的角速度关闭手臂与身体之间的窗口。事实上,手的移动速度更快了。好,我们要把你们训练的更强壮。学习这种泳姿。如果你能学会这种泳姿,特别是当你被皮带拽着时,你能掌握这种泳姿,我们则能长劲。好,让我们学习这种泳姿,让我们变得更强壮。
05:44
在讲肩驱技术时,我们首先教授了双臂通过双肩联动。手入水时,动力通过与脊骨相连的肩胛骨传到另一只手臂上,实际上是传到另一只手上。因此,如果把这种动作关系附加在肩驱动力上,每次异侧手的动作,伴随肩膀前驱,都会立即传到另一只手上。这就是我们做的第一个练习。抬头,只练双臂联动。
然后,在第二个练习中,我们多了增长划距的训练,从抬头练习变成了低头练习。肩驱技术加长划距的办法是手向后压水,向后压水的作用是增加肩膀旋转的幅度。向后压水的路线越长,肩膀旋转的角度越大。向后压水并不是说你一定要保持两个手臂的动作同步,向后压水是为了增加肩膀旋转的幅度,进而增加肩驱的力量。
我们做的第三个练习是高抬腿打腿练习。高抬腿打腿的作用是稳定髋部,以便从髋部获得更多动力。其理念来自其他的运动项目,陆地项目,即你从地心引力借力。脚牢牢地抓地,然后通过腰发力。游泳者获得脚抓地或脚抓住任何实体的办法就是打腿,起固定作用的打腿。因此你看人家戴着脚蹼,高抬腿打腿,那是为了在稳髋基础上转动身体。
作者: 灰熊喱嗨 时间: 2017-12-14 22:32
作者: 口林代 时间: 2017-12-14 22:34
在这两者里面选,肯定是髋驱科学,肩驱实际就是拧腰过度。但说到髋驱,其实转动并不是动力的来源,只是驱动身体到最佳的发力位置,是左右手发力之间的衔接。仔细看看波波夫比赛的动作,就会发现躯干转身都在划水末段,划水大部分都是侧身靠脊柱侧弯摇肩完成的。自由泳要游的连贯,手臂的相位是略微先于躯干的。
另外,这个视频中在波波夫左侧泳道的那个选手就很像Michael Bottom 说的肩驱,明显拧腰过度,导致手臂下压。回看波波夫,所有的力都是向后的,技术上的差距是很大的。
作者: 天生浪子 时间: 2017-12-14 22:35
爬泳的肩必须侧得足够,就是必须立起来,这样才能在保证足够长的推水距离时整个手臂动作的流畅连续。否则,推水末期会别肩。
因为要有这样的肩部,而2次腿游法,因为没有足够的腿部支撑,肩转髋不转会让腿部发散,所以不得不肩髋一体。6次腿就不一样了,可以做到肩髋同步。
特里的两侧轮流拉伸,加上腿部技术,可以做到波波夫那样的。原理上是一样的,当然,水平差很多。
作者: 天生浪子 时间: 2017-12-14 22:36
拉伸肯定是对的,但特里是不拉的,手在水上到耳朵就下去了,手到了水下就直接4点钟插下去,和侧面拉伸根本沾不上边。专业选手都会拉伸,但在哪一点拉是不同的,索普,孙杨都是入水后伸到最长,也就是身体下面这一侧拉伸,这适合前交叉。波波夫是转肩手入水前前身体拉到最长,也就是身体上面这一侧拉伸,这是后交叉快速抱水必须的。所以你会看到孙杨身体朝下弯,波波夫身体朝上弯。
波波夫的技术的特征就是手臂肌肉完全没有能量输出,靠2个肩膀的摇动来带动划水,身体朝上侧弯能增大摇动的幅度,从而使拨水点非常靠后,拨水动作短而有力。而孙杨的划水大部分是靠拨水,一个很长的拨水动作,这要求非常好的肩部柔韧性和弹性。孙杨的确是个了不起的选手,他的拨水点在冲刺的时候会向后移动,从前交叉慢慢变成中后交叉。另外,用拨浪鼓来比喻波波夫的动作是很传神的,直不过2个手臂在划水的时候拨浪鼓的2根绳子能变硬把反作用力回传给核心,能游出拨浪鼓的感觉那就不是一般人了。
作者: 游泳带刀 时间: 2017-12-14 22:38
滚动可能不单是对角线打腿驱动。
在数划次之类的练习中,我在肘部过耳朵后,感觉移臂手的肩部动作会影响身体的重心,开始偏离中线,进而产生滚动。直到手入水一段距离之前,我都有意减慢滚动的速度,但侧身角度还是在逐渐减小,手臂到中线的力矩越来越大,减速越来越不可能,直至不可控,此时打腿,加速滚动(包括送肩和推水)。
数划次,侧身角度比较大,吃水深,快冲,侧身角度减小,吃水浅,身体出水体积更多。
在快冲这样的方式中,推水末期会感觉到身体冲起来,会感觉到胸下的水把身体往水面顶起来,手臂完全甩出去,没有重量,甚至还要用力拉回来。但随着转肩,可能是由于速度的减慢,会逐渐失去水的支撑,开始感觉到身体的重量把身体拉回水下,在转肩移臂这个过程中,身体被拉下的趋势越来越不可控所以一等手臂到位,腿会打下,借着这种身体被下拉的重量来进行快速滚动,整个移臂过程身体会有前扑的感觉。
和数划次有很大的不同,快冲不会去想着增加滑行,减少划次,而是想尽快开始下一划,或许和这些造成平衡不可控的因素不相同有关。
躯干自身的初始滚动,可能与身体两侧的伸展变化息息相关,也就是送肩动作;手臂的重量;对角打腿的作用。这三者可能是组成滚动过程的关键因素。
移臂的几种感觉:
数划次的时候:
频率比较慢,滚动也慢,追求侧身滑行时间(在速度慢下来之前):手臂出水后惯性不强。
在手臂出水后,肩关节被拽开的感觉不是很明显,躯干肌肉在某段时间会用像要把肩关节拉得更开些的用力方式来负责向前转肩。
正常游的时候:侧身角度相差不大。
手臂出水后惯性较强,完全依靠惯性转肩,躯干肌肉几乎只有拉长的感觉,不在像数划次时需要提供一些转肩的力量。
快速游的时候:为了加快频率,滚动速度加快,侧身角度减小很多,滚动的重心放在了肩部,而不是前两种的腰部。肩胸部和腰腹部的角度也不再像前两种那么一致。
手臂出水后的惯性很强,肩关节有被拉离身体的感觉,在手臂出水不久,躯干肌肉会对肩部提供一个合力:把肩关节拉回来,把肩关节尽快扔到前面去。提供这个向前力量的目的和数划次时不同,是因为滚动的频率太快,移臂距离太长,所以要加快移臂,不得不缩短移臂时间以配合滚动。
ps:几种不同的方式带来的感受不太一样,入水点也不一样。快冲的入水点被甩得非常远,而身体本身的滚动很快,虽然手被甩的很快了,但是时间还是不够,所以不得不把入水点拽回来一些,不然来不及入水就滚下去了。后来减小了滚动的力度,加了一些推水距离,滚动频率也相应慢了些,不过没有那么激情了。
作者: 游泳漫画 时间: 2017-12-14 22:39
我一直认为真正自由泳的原型是后交叉,就像波波夫那样的,双手一直线皮划艇式划水,这是人体躯干参与运动最自然的动作。前交叉只是后交叉的变种,弯曲双臂的一直线达到延迟划水或者说加速移臂的效果。小孩学自由泳也应该学完单臂后学后交叉,没必要去过多地做交替单臂练习,并将这个动作定型为自由泳配合动作。
作者: 自由滑行 时间: 2017-12-14 22:40
1. 髋驱 hip driven,对打腿要求高,速度慢。
2. 肩驱 shoulder driven,对打腿要求没有前者高,速度快
3. 肩驱加二次腿 shoulder driven w/two kicks
4. 肩驱加髋驱,所谓混合驱动,hybrid, 换气时用髋驱,即呼吸侧用髋驱。
作者: Gel 时间: 2017-12-14 22:41
其实这个驱动并不是指游进动力,而是指往复转肩的动力和弹性从哪里来。转肩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划水的有效程度和发力的经济性。转肩的快慢,其实决定了你的连贯性和划臂频率。做到前者不难,做到后者,就需要很过硬的腰腿功夫。
说到底,转肩的动力都是从打腿来得,或者说是靠打腿来平衡的。但腰部应如何参与来传递这个扭矩是相当讲究的。腰如果没有任何扭动,那肩膀的转动幅度和屁股是相同的,这样身体的转动惯量是很大的,仅靠2条腿旋转打腿去平衡,腿的负担是很大的,做到快速弹性旋转几乎是不可能的,腿会很累而且推进稳定性不够。只有打腿非常强的选手在低频率下才能做到,再快动作必然会走形。业余选手模仿的话必然会像全浸原木滚动那样,直接放弃了弹性回滚,左右手脱节。所以,腰部的扭动是必然的,理想的状态是肩部转动的振幅在到达脚尖前能逐渐减小至基本消除。减少得越早,转动惯量就越小,动作的连贯性就越好,运动员高频划水的能力也越强。当然,这里有个平衡的问题,根据选手的身高臂展,频率能力是有极限的,太高也是没有用处的。所以,运动员身材越高大,所需要的极限频率也越低,腰部的扭动就可以越小。
作者: 游泳小子 时间: 2017-12-14 22:44
应该把打腿看做是主动转髋的支撑点。
作者: 清澈的水 时间: 2017-12-14 22:46
到了说今的要点了
稳髋还是滚髋
这个其实要带来另一个自由泳名词了
髋驱动和肩驱动
先来看髋驱动什么样
再来看看肩驱动什么样
两相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区别
髋驱动身体滚动大
肩驱动身体滚动小
髋驱动整个躯干和pp都有明显的滚动
而肩驱动则保持躯干基本稳定
这两种技术有什么特定作用呢
髋驱动顾名思义髋也就是躯干更多参与
发力更多靠大肌肉群
比较省力更适合中长距离
相比之下肩驱动调动的大肌肉群
明显就要少很多
也就比较费力
但是肩驱动明显频率能起得更快
在短距离上绝对速度比髋驱动更胜一筹
所以髋驱动和肩驱动其实就是
不同的项目采取的不同技术
中长距离用髋驱动更多
短距离用肩驱动更多
作者: 清澈的水 时间: 2017-12-14 22:47
那初学者更适合哪一种呢?
我认为初学者应该从髋驱动练起
从长距离到短距离
从低频到高频
从慢到快
还有一点点我自己的小认识
有些朋友会有游泳肩,肩膀会痛
可以试一试增加身体滚动幅度
同时配合高肘移臂
就会让肩膀保持放松
减少肩膀疼痛的可能
我们平趴在家里的床上
模拟一下肩驱动
也就是不转体的移臂
您会发现很多业余朋友胳膊是提不起来的
也很难完成移臂的
整个身体向另一侧倒一倒
增加滚动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就是业余和专业的柔韧性差别了
专业大神的童子功可以这样玩
而我们能做到这样就不错了
我们虽然是一把年纪了
但是通过日复一日勤奋的掰肩
相信总有一天
要么把肩掰折
要么也能游出
华丽如菲尔普斯般优美的泳姿
作者: iswim 时间: 2017-12-14 22:57
Style Sticks are a simple tool for both coach and swimmer to evaluate long-axis body roll. The different color sticks make it easy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shoulder roll and hip rotation for head on analysis. The coach can see and the swimmer can feel rotation to help pinpoint style and technique corrections.
- Great to measure hip and shoulder rotation
- Velcro strap
- Durable plastic construction
欢迎光临 悠游游泳网 X Master Swim (https://www.xmswi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