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游泳文献] 教授谈天才运动员的身体天分

[复制链接]
小编悠游 发表于 2011-2-8 02:21:04
10830 0

0.jpg

被访人: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教研室主任孙飙副教授
采访人:李兰陵

一、天分和骨骼肌

问:欧锦赛上呼风唤雨的大腕,个个是足球天才。挑选运动员,是不是就应该看天分?

答:是。所谓“天分”,就是要特别考虑先天遗传。比如有的人骨骼肌纤维类型属“慢红”型的,耐力好,就适合长跑;有的人骨骼肌纤维类型属“快白”型的,爆发力强,就适合跑百米。现在“运动人体科学”特别讲究根据运动员的肌肉特点,来“因材施教”。问:那“慢红”和“快白”是什么意思?

答:生物学认为,生物体骨骼肌纤维有“红肌”、“白肌”之分。红肌肌纤维纤细,毛细血管网丰富发达,主要利用有氧代谢,所以耐力好,适合长距离的慢速运动,动物中的典型代表是鸽子;而白肌纤维较粗大,兴奋性较高,主要利用无氧代谢,所以速度快、爆发力强,如那凶猛的老虎、狮子,以及青蛙。红肌发达的称“慢红”型,白肌发达的称“快白”型。

人体的肌肉由“红肌”和“白肌”混合而成,有人天生的“红肌”比例多,属耐力型选手;有人天生的白肌比例多,属爆发型选手。泰森就天生是名爆发型选手,前苏联医学家认为泰森爆发的力量,远远超过他人,因为泰森身上的“白肌”远远超过他人。这从他咬霍利菲尔德的那一口可以看出,霍利菲尔德耳朵的伤口起码要有20公斤的力量才能撕咬下来,而一般人下颌的力量只有10公斤。但是“白肌”多了,相应地“红肌”就少,所以泰森先天耐力不足。问:肌肉长在皮肤底下,如何知道谁先天红肌发达,谁先天白肌发达?

答:运动科学界的专家们纷纷在寻找科学方法,有位教练的方法很可取。在一次国际性的游泳大赛中,美国选手大爆冷门,50米、100米、200、400米等的冠军,都为美国选手夺得!大家惊讶之余,发现原因在“量材而用”。这位美国队教练曾让所有的运动员原地蹦跳,谁一开始跳得最高,说明他爆发力好,就让他去游短距离;谁蹦跳得时间长,说明他耐力好,就让他去游长距离,运动员各展其能,能不夺得好成绩?

当时美国队员兴奋地将他们的教练抛起欢呼,最后一二三将教练抛进了游泳池中,哇,坏了,教练在水中乱扑腾,直往下沉,大家一看不好,纷纷跳下去救教练,原来这位游泳教练不会游泳,是位运动科学专家!二、耐力和间隙运动

问:众多运动队在昆明基地训练时,除米卢外,其他队的教练,每天早上天不亮,就把运动员拎起来,命令他们去跑10000米,一个个跑得累死了,看米家军还在安逸睡觉,于是大发牢骚。米卢和其他队教练,有没有训练理念上的差异?

答:有。运动科学不提倡“从天亮练到天黑”那样的大运动量训练,而是提倡“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训练的密度提高和加强”。现在最常用的“速度耐力”训练方法是“间隙训练”。问:“间隙训练”与“苦练”有何本质的区别?

答:每个人都有个“抗酸度”。人做激烈的速度耐力运动时,即使心跳加快,大口喘气,心肺仍然来不及提供足够的氧气,营养物质在无氧的情况下代谢,就会产生乳酸,让血液呈酸性,若血酸浓度超出大脑所能忍受的“限度”时,进入大脑后,就会“刺激”相关神经,向肌肉发出不要运动的命令,这样肌肉就会产生疲劳得跑不动的感觉,这是身体“自我保护”的反映。这个“限度”,就是“抗酸度”。传统“苦练”,就是“跑不动了还要跑”,这样伤害了身体,也会让成绩下降。问:“间隙运动”如何运动?

答:如跑完1000米,还没有累到跑不动时,就歇几分钟,让肌肉得到休息,呼吸和心脏功能得到部分恢复和调整,然后再跑1000米,再休息几分钟,往复多次,也就是让运动始终在高血酸(抗酸度之下)的状态下重复,这样心肺功能会不断地得到锻炼,大脑的抗酸度也会不断地得到提高,人的耐久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现在运动界还时尚到空气稀薄的海拔高地去训练,那样人的心肺功能会适应性地提高,以吸取更多的氧气,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如,我国就在云南建有训练基地;有的国家没有这样的环境,就人造“高原环境”,就是将一间房子密封,将里边的空气抽得稀薄一点(正常空气中含氧20.94%,这里只有15.3%,相当于海拔2500米),运动员“低训高住”,即在室外训练,晚上在“高原环境”中睡觉,一样提高了心肺功能。二、糖原和超量恢复

问:我们很多教练训练完了,说声解散,夹着包就走了,听说米卢还会指导大家做些放松运动,这里边有没有“训练理念”上的差异?

答:有。现在运动界重视“超量恢复”理论。训练过程中,体能消耗完了,能源物质(如肌糖原)耗竭了,待训练结束后,就一定要想办法让它“超量恢复”!训练-超量恢复-再训练-再超量恢复,这样人的体能和成绩才会不断提高。

运动科学专家非常重视能源物质的补充。现在对糖类物质的补充,一般不是直接补充单分子的葡萄糖,因为葡萄糖虽然在小肠吸收快,但在胃中排空慢;若补充淀粉(米、面),虽然在胃中排空快,但在小肠却需要花费消化分解的时间;现在人们用几十个分子葡萄糖的聚合物(即“低聚糖”)来补充,取前两者之优点,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将能量物质供给身体,做到能量的快速补充。

恢复有许多手段,如训练一结束,要重视和加强放松练习,现在特别强调的是做训练后身体的“拉伸练习”,方法是将身体训练中使用多的肌肉,进行静止的牵拉,静止的意思是指在肌肉拉长的状态下,保持10 20秒,它的好处是加强疲劳物质(如乳酸)的消除,解除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促进体能恢复;三、灵敏与体型、幼训

问:欧锦赛上,看那些运动员个个人高马大的,但又极其灵敏,“灵敏”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答:灵敏要求运动员的“体型”与专项运动技能相一致。如足球运动员,由于场地大、范围广,要求速度快、耐力强、动作灵活、反应快,并能充分利用合理冲撞,所以体型要求一般是:身高、体重中上等、下肢有力。

问:灵敏和后天培养有何关系?

答:灵敏要求“从小培养”。人6-7岁,平衡器官得到充分发展;7-12岁,灵敏素质稳定提高,该年龄段有利于提高动作频率、反应速度及单个动作速度;13-15岁为青春期,身高增长较快,灵敏素质相对有所下降,以后随年龄增长又稳定提高直至成人。天王巨星几乎都是踢着球长大的。问:灵敏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答:影响灵敏素质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解剖、生理、心理、运动经验及其他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等。还有运动员的“现场情绪”,情绪只有在高涨时,人才会特别灵敏。有一次米卢带队参加一项大赛,在机场大厅,米卢给运动员摄像,看他们个个绷紧着脸,知道他们紧张,就故意地跌了个样子很滑稽的大跟头,甚至不惜将摄像机抛在了地上,引逗得运动员们大笑起来,这样情绪也随之放松了。米卢这样做,是怕他们情绪紧张,造成动作的无力和不协调,影响场上灵敏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推荐课程

游泳科学:优化水中运动表现的技术、体能、营养和康复指导 是全面展现游泳运动科学知识与运动表现提升的专业指导书。全书从游泳运动的发展历程、科研发现、装备与技术革新,以及这项运动所涉及的运动员生理、心理和技术层面的理论与实践讲起,通过科学图表与数据分析,将优化游泳运动表现的重要方面——技术、体能、营养和康复进行了细致地讲解。书中还重点介绍了游泳训练的方法,包括泳池训练和陆上训练两部分,旨在帮助游泳教练、运动员及爱好者形成标准化的训练体系,有效提升游泳运动表现。
¥128 游泳技术
中级 类型:游泳训练
立即学习 17379人已学习
蛙泳的基本技术
¥免费 蛙泳的客观规律
初级 类型:配合
立即学习 16775人已学习
仰泳的基本技术
¥免费 仰泳的客观规律
初级 类型:配合
立即学习 16501人已学习

Powered by XMSwim! X3.4© 2001-2021 Uswim Inc.  厦门悠游游泳俱乐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11485号-3

小黑屋-手机版- 悠游网 X Master Swi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