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游泳比赛项目时长从 21 秒到 15 分钟不等,能量需求因距离和时间而异。有效的训练计划对提升运动员体能和成绩至关重要,周期化训练通过合理安排训练负荷来实现这一目标,但游泳训练中训练强度分布(TID)、训练量和周期模型的相关研究有待系统梳理。 二、研究方法- 检索策略依据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指南,在 PubMed、Scopus 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由 2 位独立评审员用 “endurance”“training”“middle”“sprint”“long”“periodization” 等关键词组合检索,限定人类参与者和英文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
-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英文、同行评审期刊发表,训练干预 / 分析至少 6 周,含训练区域、量和 / 或周期化细节且聚焦耐力训练或表现的研究;排除受伤或残疾运动员、其他水上项目及公开水域研究。
-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估2 位作者独立提取训练方案和结果特征,实验研究用 PEDro 量表、观察性研究用 Newcastle - Ottawa 质量评估量表及 Oxford 质量水平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
三、研究结果- 文献筛选结果初检 3487 项研究,经去重、标题摘要筛选、全文审查后,9 项研究纳入系统综述,其中 3 项干预研究(证据水平 1b)、6 项观察性研究(证据水平 2b)。
- 训练强度分布特征
- 不同项目运动员 TID 模式短距离运动员多采用极化和阈值 TID;中距离运动员常用阈值和金字塔 TID;长距离运动员主要为金字塔 TID。如 Clemente - Suárez 等研究中传统周期化训练 TID 呈金字塔形(86% 在 z1,2.4% 在 z2,11.6% 在 z3),反向周期化训练为极化(83% 在 z1,8% 在 z2,9% 在 z3)。
- 训练量与 TID 关联每周训练量在 16000 - 58000m 之间,不同研究和项目运动员有所差异。Pollock 等研究中长距离运动员每周游 58000m,Clemente - Suárez 等研究中反向周期化组每周 16000m。部分研究表明极化 TID 对青少年运动员 100 米成绩有 1% 提升,而阈值 TID 无变化。
- 训练周期化特点
- 传统周期化模型主导多数研究采用传统周期化模型,其训练量和强度呈波浪式循环,如 Hellard 等研究中在大赛前 25 周,约 40% - 44% 训练在 z1,44% - 46% 在 z2,9% - 14% 在 z3,短跑和中距离运动员训练周期化有差异,且不同宏观周期训练量分布不同。
- 其他周期化模型研究少仅 Clemente - Suárez 等对比了传统和反向线性周期化,反向周期化使 VO₂max 提高 6.4%,但 50 米成绩无显著改善;未发现块周期化研究,虽有教练使用,但相关研究缺乏。
四、研究讨论- 研究局限与需求多数研究为回顾性,缺乏对照组和随机对照试验,需结合科学与教练经验制定训练计划,应开展更多长期干预研究对比不同 TID 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影响,明确不同周期化模型效果。
- 训练量与 TID 关系训练量和 TID 应综合评估,合适的 TID 比单纯高训练量更重要,不同 TID 模型生理适应可能不同,传统和反向周期化在 50 米和 100 米成绩提升上效果不明显。
- 训练周期化作用传统周期化虽为主流,但不能否定其他模型效果,周期化训练的波浪式循环有助于生理适应和技能获得,教练常采用灵活非线性周期化,未来可研究块周期化在游泳中的应用。
五、研究结论精英游泳运动员 TID 依项目距离而异,短跑运动员用极化和阈值 TID,中距离运动员用金字塔和极化 TID,长距离运动员用金字塔 TID;每周训练量 30000 - 40000m 较合理,极化 TID 常与较高训练量相关;传统周期化模型(1 - 2 个宏观周期含 4 - 6 个中周期)较常见,赛前 6 周训练负荷达峰后适度降低对优化成绩关键;反向线性周期化在短跑中效果可考虑,其他周期化模型有待研究。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