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保健手册
夏季气温不断攀升,天一热许多人就惦记着去游泳。炎热的夏季,游泳不仅兼具消夏去暑、健身美体之功效,而且在游泳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全方位地接受水的“按摩”,可以彻底放松心情。这里我们要提醒大家,游泳游到爽的时候,不要忽略对传染病的预防,也不要放松自己在游泳中要遵守的卫生规则。
游泳前须知
游泳者游泳前,最好到卫生防疫部门接受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凭证购票入场。游泳者自觉遵守游泳场所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既讲究了社会公德,又达到了自我保护,一举两得。游泳者在进入游泳池前,或上厕所后,应通过强喷淋浴冲淋全身,并在浸脚消毒池中认真消毒双脚,再进入游泳池游泳,以减少对水质的污染。游泳时,不要在水池中洗澡、吐痰、擤鼻涕、小便等。另外,租用游泳衣裤、穿着脱色的游泳衣裤,以及在泳池边吃零食、吸烟等,都不利于自身和他人的身体健康。游泳保健手册
哪些人不宜游泳
身体不适或患有肝炎、感冒、皮肤癣疹(包括脚癣)、肠道传染病、精神病及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等眼、咽、耳部疾病患者不宜游泳。因为游泳一方面可能会加重自己的病情,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可能成为传染源。通过池水、公用物品把疾病传播给其他健康者。另外,心脏功能状况不好,或是饮酒后也不宜游泳。游泳保健手册
游泳池常见传染病
不可否认,一些眼、耳、鼻、咽、皮肤、胃肠道等处的疾病,可以通过未经消毒的游泳池水传播。这些部位的疾病,还可能因使用已被污染的游泳衣裤、毛巾、拖鞋等引起感染。
通过未经消毒的游泳池水传播的常见疾病有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咽炎、沙眼、传染性软疣、脚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一般来说与游泳有关的主要是眼病。眼病有三种,其中有二种是接触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另一种是眼睛长时间接受紫外线照射所致。
一是急性结膜炎:多由病毒感染,主要的传染途径是接触到患该病者的眼睛污染的池水所致,当然也有可能是接触到已遭感染病人的东西而传染的。常常是一眼先发病,数日后另一眼也发病,后者病情较轻。本病典型的症状就是眼睛红,此外,还会有流眼泪、眼屎多、眼睛充血、畏光、刺激感等症状。
二是角膜炎:急性结膜炎在发病后5-6天,炎症渐消,但在此过程中有半数病人又感到异物感、畏光或原有异物感加重,表明急性结膜炎已经并发了角膜炎;角膜炎的症状有视力模糊、眼睛有异物感、流眼泪、刺痛,严重的话,视力会受到影响而无法恢复。
三是眼胬肉病:此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与眼睛长期接触紫外线照射有关。表现为眼角处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组织向角膜方向侵入,这团组织称之为胬肉,其上有水平行径的血管,它除了影响美观外,有时会引起散光,遮盖瞳孔时则影响视力。
游泳池不会传染性病、艾滋病
据了解,经过严格消毒的游泳池既不会传播性病,更不会传播艾滋病。性病的致病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一般不能长时间存活,会很快死亡。另外,游泳池水对性病致病菌的稀释能力非常大,即便池水未经消毒,感染人体的机会也微乎其微。至今为止,我国尚无在标准游泳池中有性病传播的报道。
在公共场所,性病的常见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播。以游泳场所为例,如果更衣室的衣柜、椅子被性病患者污染后,而衣柜、椅子又未经消毒时,健康者坐于被污染的椅子上或衣物接触衣柜,就可能受传染。
游泳特别提醒
游泳不当会导致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游泳要注意保护耳朵。
体质过敏的人要小心。一些游泳场所为了节省成本,一个星期才换一次水,或尽量不换全池水,而以氯、漂白粉为池水清洁,虽然能让池水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洁净,但其中含有的大量结合性氯,对人的皮肤、头发、眼睛、牙齿都会造成伤害,如果池水中氯的浓度过高,很容易引起某些人的皮肤过敏。
露天游泳时,紫外线直接投射在皮肤、头发上不但会造成伤害,还会趁你在露天游泳时,通过水的反射对皮肤、头发造成损伤,所以要注意自我保护。
[ 本帖最后由 wangwang 于 2009-3-26 12:0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