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疫的特殊时期,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游泳运动学院的大一学生们居家网课,开启了对游泳理论知识的学习,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课程学习成果吧~
今天是由2021级本科学生赵雨果介绍鞭状打腿。
“打水时要从髋部开始发力,以大腿带动小腿、小腿带动足踝,呈鞭状打腿”,这是我们启蒙阶段就听教练讲的,为什么鞭状打腿会产生有效的推进力呢?鞭状运动是特殊往复运动和特殊波动的复合体,会形成“8”字运动轨迹,而鞭状打腿产生的有效推进力是生物体链式反应和水的阻力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生物体链式反应就是指骨骼肌依次或同时收缩形成的一种力量传递,这是一个“单程”作用,但有了水阻的参与后,水阻不仅会迫使你脚踝跖屈,还会给予脚踝反作用力,就变成了双向的生物链式传动。
足踝游进方向的分力和运动的速度这两个因素会决定鞭状打腿的效率,双脚较大的对水面积可以增加推进力,脚踝对水作用的时间,在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为什么游泳运动员选材偏向于选择踝关节灵活度较大的队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