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米蝶泳,仰泳运动员的训练(1)

2013-11-29 22: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804| 评论: 0

简介
作者简介:比尔·罗斯(Bill Rose)1992年起在加里福尼亚州米申·维乔纳迭托俱乐部执教。曾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女队教练的罗斯曾作为美国国家队的教练参加国际比赛,他还作为加拿大女队总教练,参加过泛美运动会,世锦赛 ...

作者简介:比尔·罗斯(Bill Rose)1992年起在加里福尼亚州米申·维乔纳迭托俱乐部执教。曾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女队教练的罗斯曾作为美国国家队的教练参加国际比赛,他还作为加拿大女队总教练,参加过泛美运动会,世锦赛和英联邦运动会。罗斯曾以主教练的身份率美国队参加了1999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率墨西哥队参加过2000年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他有6名队员参赛,其中卡文夺得一枚接力比赛的银牌。
     为满足200米蝶泳和200米仰泳比赛的特殊要求,参加这两项比赛的运动员必须进行特殊的训练。观看200米蝶泳和仰泳比赛令人赏心悦目,心情激动,因为这两项比赛可体现出游泳运动的全部要素— —高水平的有氧能力,精湛的技、战术、速度和对比赛过程的精准掌控能力。我认为,没有哪项比赛成功的要素,会超过这两个项目成功应具备的要素。
    恰如要在这两个项目比赛中取得成功提出的那么多要求一样,对这两个项目的训练也应提出同样多的要求。要在200米蝶泳和200米仰泳比赛中取得成功,我认为运动员首先需认识到必须打好有氧耐力的基础。很难找到一位既能在100米蝶泳或仰泳比赛中夺冠的运动员,在200米蝶泳或仰泳比赛中也能夺冠的运动员,反之亦然。100米比赛是以爆发力为主的比赛项目,然而要在200米比赛项目中取胜,更依赖肌肉耐力,单靠速度能力要在200米蝶泳或仰泳项目中取胜是远远不够的。现有不少100米蝶泳冠军获得者能在50、loo米自由泳比赛中游出不错的成绩,但在200米蝶泳比赛中,却难觅他们的身影。
    100米仰泳冠军在200米仰泳决赛中难觅身影的部分原因是打腿速度和200米比赛对耐力的特殊要求。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采用水下海豚泳打腿技术,给短距离仰泳运动员在200米比赛的后程游进增添了难度。
 
    水下海豚泳打腿技术普及之前,霍尔曾创100米仰泳的美国和世界纪录。他曾在全国锦标赛上夺得100米仰泳比赛的金牌,然而在200米比赛时,她最后一个到边。随后,她的教练在划频、划次上在她身上下了不少功夫。重点解决划频、划次的目的是使她能游好200米比赛的后100米,避免这l00米游速下降得太多。第2年,霍尔在美国短池锦标赛上,夺得100、200米仰泳比赛两项冠军称号。如同100米一样,她在200米比赛上也取得成功,虽说她不中意这个项目的比赛。最终她在奥运会上夺得.100米比赛的金牌,200米比赛的铜牌。她在200米比赛成绩提高的同时,还能继续提高100米比赛的成绩。
    克雷泽尔伯格属例外情况,他曾打算游好一个项目,而不是两个项目都练。这位主项为200米仰泳的选手通过训练在100米仰泳比赛上也取得成功。在2O0o年奥运会上,他在这两个项目上都夺得金牌。
 
   史上只有一位选手同时夺得两枚奥运会蝶泳比赛的金牌,这位选手就是施皮茨。1976年,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突破施皮茨纪录的布鲁纳在100米蝶泳项目上甚至没达到入选美国国家队的及格标准。布鲁纳100米蝶泳最好成绩是57.9秒,那是他创200米蝶泳l:59.23世界纪录时的前100米分段成绩。
    200米蝶泳和仰泳运动员比赛时的游速安排往往决定比赛结果。可供这类运动员选择的比赛游速安排方法主要有匀速游、负分段游、正分段游,或称之为“一冲到底” 的游法。不同游法,比赛结果不同。绝大多数200米蝶泳运动员(含冠军获得者)比赛时采用正分段游游法, 即各50米的游速逐次减慢的游法。这么多运动员在蝶泳比赛中采用这种游法的原因是与参加其他泳式的运动员相比,要在蝶泳比赛中维持技术和游速间的平衡更困难。然而,分析表明,世界顶级蝶泳运动员比赛时多采用匀速游游法(出发游完第1个50米之后,其余几个50米分段成绩基本相同)。在200米蝶泳比赛中采用负分段游法效果不佳,原因是蝶泳时,以较慢游速游进较难保持合理的水中游进姿势。因此,许多蝶泳运动员应考虑放弃负分段游法,而应在比赛中采用匀速游法。同样,在200米蝶泳比赛中采用一拼到底的游法同样是无益的。
 
    在200米仰泳比赛中,与采用正分段游法相比,采用匀速游和负分段游法的运动员较普遍。特别是在仰泳比赛时,当运动员采用水下潜游打腿游出水面后转而采用上下交叉打腿游进技术后,采用匀速游比赛的运动员越来越多。
 
    近2O年来,涉及到高水平游泳人材的选材、测试和评价方面的科学研究突飞猛进,世界各国在游泳运动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令人惊叹。然而,教练员应牢记训练科学毕竟不等于火箭科学是重要的。这是因为
  
   1.人体只能通过反复刺激(训练),才能产生适应过程。
   2.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从遗传学上来说,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基因库可产生内胚层体形者,也可产生体育型体质的人,既可创造浮力好的人,也可创造浮力差的人,既可使一些人快收缩肌纤维占优势,也可使一些人慢收缩肌纤维占优势。
   3.每个人对训练和比赛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异。教练员使用康西尔曼所称的“x因素”安排每个运动员的训练时,必须牢记上述3点。每天水上练习量的多少取决于大周期的训练阶段和运动员的供能系统(有氧、无氧闻等)。大周期早期训练大周期早期的训练,指进入大周期训练的前6~8周的训练,开始每周训练5~6次,逐渐过度到大训练周期的中期,每周训练10~ 11次。我们的运动员正常情况下周一、二、四、五、每天练2次,周三、六,每天练1次。周日除非有比赛,一般都是全天休息。
 
     这一段训练的重点是改进游泳技术,打好有氧能力基础。这一训练阶段主要练习应放在监测划次、划频和划步上,以便掌握最佳的游泳技术和掌握合理的比赛配速,几乎所有练习都进行逐次加速和负分段训练,训练重点是提高游速的控制能力。重点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替未来成功的比赛打好基础。在准备比赛的紧张训练期,很难指望已养成习惯的心理和身体状况再产生多大变化。不同的运动员,因运动经历、年龄不同,主项泳姿练习量应有所区别。一般说来,我训练的优秀200米蝶泳运动员,蝶泳练习量不超过水上练习总量的50% ,水平差一些的运动员,蝶泳练习量不少于练习总量的20% 。仰泳运动员主项泳姿练习量与蝶泳运动员主项练习量大致相同。
 
 已同步至 admin的微博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精彩阅读

广告位

Powered by XMSwim! X3.4© 2001-2021 Uswim Inc.  厦门悠游游泳俱乐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11485号-3

小黑屋-手机版- 悠游网 X Master Sw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