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可穿戴设备在游泳中的应用(3篇综述的综述)

中文游泳文献 2025-7-2 15:27 4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一、引言在游泳运动的发展历程中,提升运动员成绩和优化训练效果始终是核心追求。传统的视频分析技术虽为游泳技术评估提供了一定支持,但因其存在耗时久、易受环境干扰等固有缺陷,难以满足现代游泳训练对精准、实时 ...

一、引言

游泳运动的发展历程中,提升运动员成绩和优化训练效果始终是核心追求。传统的视频分析技术虽为游泳技术评估提供了一定支持,但因其存在耗时久、易受环境干扰等固有缺陷,难以满足现代游泳训练对精准、实时数据的迫切需求。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其凭借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便捷的佩戴方式,能够在游泳过程中实时采集丰富的运动数据,为运动员和教练提供深度洞察,从而推动游泳训练和竞技水平迈向新高度。本文将综合三篇相关论文,深入剖析可穿戴设备在游泳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二、可穿戴设备在游泳中的应用类型

(一)游泳运动参数监测

  1. 划频与划次监测
    准确监测划次与划频对于评估运动员训练强度和技术稳定性至关重要。《用于精英游泳表现分析的惯性传感器技术:系统评价》详细阐述了多种利用可穿戴设备实现这一监测的方法。研究人员通过在运动员的背部、手腕等部位佩戴集成加速度计的设备,利用特定算法检测加速度信号的峰值和特征模式,成功实现了对不同泳姿计数的精确测量。在一些研究中,针对自由泳蛙泳仰泳蝶泳等常见泳姿,设备能够准确识别每次划水动作,识别准确率在不同研究中有所差异,但部分算法在特定条件下可达到较高水平。这一功能使教练能够直观了解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每种泳姿的重复次数和频率变化,及时发现运动员在技术动作上的不稳定因素,为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有力依据。
  2. 游泳速度与距离监测
    可穿戴设备在游泳速度和距离监测方面展现出了多样化的技术手段。《游泳运动分析中的可穿戴惯性传感器:系统评价》中提到,部分研究利用加速度信号积分原理,结合对泳池长度的预设信息,通过复杂的算法计算出游泳速度。还有一些设备借助先进的传感器融合技术,如结合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强计的数据,实现了更为精确的速度测量。在距离监测方面,除了基于泳池长度和泳姿计数的传统计算方法外,一些研究探索了利用加速度信号的特征变化来识别转身动作,从而更准确地计算游泳距离。《游泳中可穿戴设备的实时反馈系统回顾》中也指出,不同设备在测量游泳速度和距离时的准确性存在差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参数的监测精度正在逐步提高。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运动员实时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还能帮助教练评估训练效果,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和计划。

(二)游泳动作技术分析

  1. 泳姿阶段识别
    可穿戴设备在泳姿阶段识别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为运动员改进技术动作提供详细且精准的依据。依据《用于精英游泳表现分析的惯性传感器技术:系统评价》,通过对加速度和角速度信号的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可以准确确定游泳过程中手臂划水、腿部打水等动作的各个阶段。在自由泳中,可穿戴设备能够清晰识别手臂的入水、划水、出水以及恢复阶段,还能精确捕捉腿部的上下打水动作。这使得运动员和教练能够深入了解每个动作阶段的执行情况,发现技术动作中的不足之处,如手臂划水的力度和角度是否合理、腿部打水的节奏是否稳定等,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游泳效率。
  2. 身体姿态与关节角度监测
    监测运动员的身体姿态和关节角度是可穿戴设备在游泳动作技术分析中的另一重要应用。《游泳运动分析中的可穿戴惯性传感器:系统评价》中提到,通过在头部、躯干、肢体关节等多个部位佩戴传感器,可实时测量如头部的俯仰和滚动角度、肢体关节的弯曲和伸展角度等关键信息。这些数据对于教练评估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和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蛙泳中,通过监测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角度变化,教练可以判断运动员蹬腿动作是否标准,是否充分发挥了腿部的力量;在蝶泳中,监测肩部和手臂关节的角度有助于发现运动员在划水过程中是否存在发力不均衡的问题,从而指导运动员调整技术动作,提高游泳的整体效果。

三、可穿戴设备的技术特点

(一)传感器类型与功能

  1. 加速度计与陀螺仪
    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是可穿戴设备在游泳应用中的核心传感器。加速度计能够精确测量线性加速度,敏锐捕捉运动员在游泳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启动、停止以及转弯等动作。当运动员加速划水时,加速度计可以实时检测到加速度的变化,为分析划水力度和频率提供数据支持。陀螺仪则专注于测量角速度,能够准确感知身体的旋转和姿态变化。在游泳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滚动、手臂和腿部的摆动等动作都会引起角速度的变化,陀螺仪可以将这些变化转化为数据,帮助研究人员分析运动员的动作协调性和稳定性。《游泳中可穿戴设备的实时反馈系统回顾》中指出,多数研究使用的设备都集成了这两种传感器,它们相互配合,为获取全面、准确的运动数据奠定了基础。
  2. 其他传感器
    除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部分可穿戴设备还配备了磁强计、压力传感器等其他类型的传感器。磁强计能够辅助确定方向,在开放水域游泳或需要精确导航的训练场景中,为运动员提供方向信息,帮助他们保持正确的游泳路线。压力传感器则可以测量水深,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深度训练的运动员,这一数据能够帮助他们控制训练强度和深度,避免因深度不当而导致的安全问题或训练效果不佳。这些传感器的综合应用,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够获取更丰富、更全面的运动数据,为更精确的运动分析提供了可能。

(二)数据处理与传输

  1. 数据处理算法
    为了从传感器采集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各种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应运而生。在《用于精英游泳表现分析的惯性传感器技术:系统评价》中,详细介绍了多种常用的数据处理算法。峰值检测算法通过识别加速度信号中的峰值,来确定泳姿的计数和动作的关键节点;零交叉算法则用于检测信号的正负变化,在判断动作的起始和结束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滤波算法能够有效去除噪声,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这些算法相互配合,能够对加速度和角速度信号进行深度处理,准确识别运动特征,实现对游泳参数的精确计算和动作阶段的准确识别。
  2. 数据传输方式
    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多样,包括射频传输、光学传输等。然而,在游泳环境中,数据传输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信号在水中的衰减、水的干扰等问题。《游泳运动分析中的可穿戴惯性传感器:系统评价》中指出,部分研究采用在设备上存储数据,后续再进行下载分析的方式,以解决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干扰问题。一些设备利用射频传输技术,通过优化信号发射功率和频率,提高在水中的传输稳定性;还有一些设备尝试采用光学传输技术,利用光信号在水中的传播特性,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但目前这些传输方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传输距离有限、信号易受干扰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四、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效果与局限性

(一)应用效果

  1. 对训练的辅助作用
    可穿戴设备为游泳训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提供了实时、详细的数据反馈,极大地提升了训练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游泳中可穿戴设备的实时反馈系统回顾》中提到,教练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获取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数据,如泳姿计数、游泳速度、运动距离等,了解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实时状态。根据这些数据,教练能够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对于训练强度过大的运动员,适当降低训练量,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对于训练强度不足的运动员,则增加训练强度,确保训练效果。同时,可穿戴设备还能帮助教练发现运动员技术动作中的问题,通过分析动作阶段识别和身体姿态数据,为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改进技术动作,提高游泳效率。
  2. 对竞技表现的提升潜力
    长期使用可穿戴设备监测训练数据,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优化技术动作,从而提升竞技表现。虽然目前直接证明其对竞技成绩提升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从理论和实践反馈来看,其潜力巨大。通过可穿戴设备,运动员可以发现自己在不同泳姿、不同训练阶段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比赛前,运动员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提供的数据,制定更合理的比赛策略,如合理分配体力、选择最佳的出发和转身时机等。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技术动作,提高游泳的速度和效率,为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基础。

(二)局限性

  1. 准确性问题
    尽管可穿戴设备在游泳参数监测和动作分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准确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游泳中可穿戴设备的实时反馈系统回顾》中指出,部分商业设备在测量游泳距离、速度等参数时存在误差。一些设备在不同游泳速度、不同泳姿下的测量准确性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传感器的精度限制、算法的适应性问题或环境因素的干扰等原因导致的。不同研究中设备的准确性也参差不齐,这使得数据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受到一定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不准确的数据可能会导致教练和运动员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训练效果和竞技表现。
  2. 佩戴舒适性与对运动的影响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舒适性和对运动员运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设备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增加运动员在游泳时的阻力,影响游泳动作的流畅性和效率。一些早期设备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佩戴在身上会给运动员带来明显的不适感,甚至导致运动员分心,影响训练和比赛表现。此外,设备的佩戴位置和方式也可能会对运动员的动作产生一定的限制,影响他们的技术发挥。因此,在设计可穿戴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优化设备的外形、重量和佩戴方式,以提高佩戴舒适性,减少对运动员运动的干扰。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综合三篇论文的研究成果,可穿戴设备在游泳领域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它能够实时、全面地监测多种运动参数,深入分析游泳动作技术,为游泳训练和竞技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支持。然而,目前该技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设备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佩戴舒适性和对运动的影响需要优化,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也需要加强。

(二)未来展望

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攻克现有难题,不断提升可穿戴设备的性能。在准确性方面,通过研发更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优化算法,提高设备在不同游泳场景下对各种参数的测量精度。在佩戴舒适性和对运动的影响方面,运用人体工程学和新材料技术,设计出更贴合人体、更轻便舒适的设备,减少对运动员动作的干扰。同时,加强对可穿戴设备在不同游泳场景下的应用研究,拓展其应用功能。进一步完善能量消耗监测功能,为运动员的体能管理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开发实时动作纠正指导功能,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和指导,不断优化技术动作。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可穿戴设备将在游泳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游泳运动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Morais JE, Oliveira JP, Sampaio T, Barbosa TM. Wearables in Swimming for Real-Time Feedback: A Systematic Review. Sensors. 2022;22(10):3677.
[2] Mooney R, Corley G, Godfrey A, Quinlan LR, ÓLaighin G. Inertial Sensor Technology for Elite Swimm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A Systematic Review. Sensors. 2016;16(1):18.
[3] Magalhaes FA, Vannozzi G, Gatta G, Fantozzi S.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in swimming motion analysis: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5;33(7):732 - 745.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热门问答
悠游游泳网 成立于2006年8月,是目前国内优秀的游泳技术社区,拥有超过30万会员,致力于为游泳爱好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个性化训练计划、游泳技巧教学、精选泳装评测,让「悠游」成为你的私人游泳教练,在水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