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朋友,把使用二次腿的同行们当成全浸高手来崇拜,有点啼笑皆非。如果只是崇拜倒也无妨,但崇拜后面的误解必须澄清一下,以免误导更多朋友对自由泳的学习。
自由泳的二次腿游法,常被全浸学习者理解为是自己“系列”的标志性动作,以至于很多菜鸟因此误以为凡二次腿就是全浸。其实这二次腿原始于竞技训练的一部分,特别是每日训练中涉及划臂练习时,二次腿常被使用,只是因为在比赛中二次腿还不足以使部分运动员发挥到极致,因此大赛时少见。可以这么说,所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包括业余专门练过打腿的朋友,都可以很轻松的使用二次腿。为什么那?因为早期的打水训练才是二次腿的基础,没有六次腿的二次腿,是没有根的。就好像我们学习汉字书法要先描红模子,再练正楷,最后才是行书,草书,如果你一上来就草书,那你的书法只能自己欣赏,随便怎么草率都无妨,但绝无美感。因为你没有汉字的框架,规矩,方圆,用一句收藏的行话:那叫臆造,一眼假!还要说明一点,真正的二次腿绝不是放松不累的意思,很多人把二次腿理解为拖着腿不打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样的认识可能会使你的自由泳学习永远都无法完善。说到这个份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浸练习者的腿总是不得要领,由于早期对腿部练习的忽视,全浸者的二次腿多没有基础,看上去只能是稀里哗啦拖泥带水,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一些渴望自己主修的全浸能熠熠生辉的朋友们,突然看到一个二次腿刷刷的掠过,便情不自禁要归为门下。
我曾经在其他帖子里说过,全浸式自由泳的最大特点,并不是二次腿,而是在空中移动的那只手臂,这才是全浸的核心标志,几乎所有的全浸视频都把这一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倒三角的手臂,在空中如提线木偶一般,幽幽地从后向前慢慢的移动(中间甚至还有停顿),再插入水中,并一定要在水下耷拉着,顶着水锚定。全部过程充满展示和炫酷的色彩,夸张的慢动作,充分表明了全浸的核心理念:看我的手臂!看我的高肘!(其实自由泳的高肘并不在空中,而是水下)看我从水面划过!全浸的学习者们常说,我们只需要会游,不崇尚速度!如果只到此为止也没啥可说的,各取所需,无可厚非,但往往事出有因,一些朋友并不安于全浸的理念(自娱自乐,享受滑行。)他们总想把全浸发扬光大,谁说我们没有速度?我们即能游的像淑女也能游得像运动员。你看孙杨,朴泰桓 ,马纳多,你看那个老家伙,那个...........。都是全浸嘛............茬起来了。秧歌就是秧歌,非说芭蕾也是秧歌。能不茬吗?你让那些把生命都倾注在足尖的舞者情何以堪?!
当今流行浮躁,喜高大上,厌付出。只要一说不用辛苦,立刻有人心动,能不幸苦还出人头地,那就更爽。其实全浸教头的那两下子确实不白给,但谁都清楚他们没几个是从全浸起家的?哪个不是早年间一脚一脚踢出来的,人不是鱼天生就是游泳的料。他们现在不提那一段,是怕你打退堂鼓。其实扪心自问这诺大的世界有几个人是通过全浸训练成精的。当然也有高手,但人家说:我们都是去专门的机构花大价钱培训出来的。谁说全浸不练腿?但那是高级人士的训练科目,需要花银子才能教你。看见了吧,也要练腿!这可不是我瞎说的,但你得花钱,我才能告诉你怎么练。想得真传,银子拿来。这才是关键。可见全浸不用练腿也只是个传说。归根揭底是你需要正式的花钱入会,才能学习“扶板打水”(这句是我瞎说的)。
如果我捅个篓子直接告诉你,练腿没那么玄,找个板子扶好了,每天打打,剩下的就是多游。就这么简单。什么高级低级,全是练出来的。不管你是全浸还是传统,只要好好学,好好练,都能成功。更欢迎跨界!全浸传统一块练,没啥不好意思。要像游得好,就别想偷懒。就这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