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游泳文献] 科学合理的运动与运动损伤的关系

[复制链接]
灰熊喱嗨 发表于 2013-11-6 17:08:38
11589 0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广大青年学生对体育有了新的认识,愈来愈重视“体质投资”,自觉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但是其中一些学生由于他们缺乏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以及自身素质和运动技能较差等原因,造成时常有一些运动损伤发生。为了减少学生在运动中造成的损伤,应加强学生科学合理的运动意识。

     1.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准备运动不足;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躁;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发生冻伤或其它损伤事故;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2.科学合理的运动

  科学合理的运动的概念。通过制定计划,认真安排,合理的运动称为科学合理的运动

  科学合理的运动条件。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分析造成运动损伤几个重要科学原因

  训练组织者对运动训练的知识缺乏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果他们对运动训练和防止运动损伤的知识缺乏了解, 就不能对学生进行相关体育科学知识的安全教育, 不懂得如何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害事故, 在发生损伤后又不会科学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致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练习前的准备活动要科学性。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加强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活动, 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力量, 加大关节活动幅度, 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安静状态转入紧张的活动状态。有时准备活动与正式训练或比赛的时间相隔过久, 比赛时可能会出现肌肉拉伤。所以学生的准备活动不科学化、合理化, 是造成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气候和场地环境恶劣导致的运动损伤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运动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场地、不良天气原因, 都会促使运动创伤的发生。运动场地不够平整, 有碎石或沙子, 跑动时就容易扭伤或跌倒受伤。地面过硬, 若再加上鞋履的吸震力差, 足、腿及膝部所承受的撞击力便大, 容易发生慢性损伤, 而且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 造成动作变形、滑倒等情况的发生。夏季由于气温过高, 人易发生中暑和疲劳;大量出汗, 影响体内水盐代谢, 可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冬季气温过低, 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下降而引起肌肉拉伤;光线不良、刮风等影响视力, 这些都是运动创伤发生的原因。

  运动量过大或运动的强度安排不科学。所谓运动量包括运动强度和运动时两个因素, 是二者的乘积。而“强度”原为物理学概念, 引用到运动生理学中, 使之具有特殊的含义。运动强度可分为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绝对强度是指机体所承受的物理负荷量( 如做了多少功等) 所以叫物理负荷强度。相对强度是根据个人最大摄氧量百分数或最大心率百分值等生理指标来反映某一负荷量对身体的刺激程度。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 应根据参训人员训练水平而定, 训练基础的人员相应的安排一些大运动量或大强度的训练, 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有的参训者, 常常出现一种冲动的表现欲, 不论在何时何地, 何种主客条件下, 为了达到表现自己的目的, 忘乎所以, 去尝试做一些超乎寻常的动作。由于身体素质、专项技术都难以达到动作要求, 因而损伤也就随之出现了。

  4.科学合理的运动与运动损伤的关系

  思想上加强科学合理的教育。全面提高科学合理的运动对运动损伤, 使运动参与者在思想上认识运动损伤的意义, 使之对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预防的措施有较全面的了解, 在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贯彻执行科学合理的运动。加强思想教育和体育卫生保健、安全教育, 使学生明确体育运动的目的和运动损伤的危害, 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加强体育道德作风和组织纪律性,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进一步加强学生锻炼科学合理化。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了解每次训练课及训练中易发生损伤的技术动作, 事先做好准备及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训练内容和运动量应根据所要进行活动的性质、参训人员个别情况及相关条件而定。准备活动与正式运动间隔时间以1分钟~4分钟为宜, 一般做到身体发热, 微微出汗即可, 冬天量可大些。在训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运动量, 尤其要注意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和伤后的训练安排,防止局部负担过重。体育锻炼主要是进行身体活动,学生要通过科学合理地体育锻炼,达到加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减少运动损伤, 使学生的精神面貌也会焕然一新。

  4.3 训练前的准备活动要科学合理

  教师和学生对准备活动应高度重视,可将实际经验归纳为3 条必须遵守的原则:①准备活动的强度要适宜, 以提高体温、增加呼吸量为原则, 绝对不应引起部分疲劳。②准备活动应包括伸展收缩活动和交替活动。③准备活动的动作要包括该项目的必须动作。此外, 准备活动必须与教学和训练的内容相结合, 循序渐进地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针对易损伤部位进行充分的活动, 同时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才不容易受伤。

  科学合理的运动是预防受伤的重要条件。教学中, 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合理的运动, 坚持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的原则。在教学运动中常会出现关节脱位、踝关节扭伤、擦伤等,为了减少运动中的受伤,提高教学中的质量,达到上课锻炼的目的,就得规划好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时间。在新生入校后的一二年间, 损伤发生率高就是因为他们锻炼时间不合理、动作不正确, 且动作要领掌握不好、不规范造成的。此外,体育锻炼要保持渐进性, 参加体育锻炼, 不能犯急性病, 不能拔苗助长。体质的增强是渐进的, 掌握运动技能也是渐进的。运动负荷的增加也要符合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都是科学合理运动的体现。

  总之, 体育锻炼的目的是要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加强锻炼效果。运动损伤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运动损伤, 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法, 可以减少在体育教学中的损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推荐课程

游泳科学:优化水中运动表现的技术、体能、营养和康复指导 是全面展现游泳运动科学知识与运动表现提升的专业指导书。全书从游泳运动的发展历程、科研发现、装备与技术革新,以及这项运动所涉及的运动员生理、心理和技术层面的理论与实践讲起,通过科学图表与数据分析,将优化游泳运动表现的重要方面——技术、体能、营养和康复进行了细致地讲解。书中还重点介绍了游泳训练的方法,包括泳池训练和陆上训练两部分,旨在帮助游泳教练、运动员及爱好者形成标准化的训练体系,有效提升游泳运动表现。
¥128 游泳技术
中级 类型:游泳训练
立即学习 17278人已学习
蛙泳的基本技术
¥免费 蛙泳的客观规律
初级 类型:配合
立即学习 16674人已学习
仰泳的基本技术
¥免费 仰泳的客观规律
初级 类型:配合
立即学习 16400人已学习

Powered by XMSwim! X3.4© 2001-2021 Uswim Inc.  厦门悠游游泳俱乐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11485号-3

小黑屋-手机版- 悠游网 X Master Sw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