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在游泳比赛中若出现犯规动作将被直接取消成绩。近年国内外高水平游泳比赛中增设的水下视频裁判与常规的现场裁判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观察视角,使以往运动员游进、转身和触壁时一些隐蔽的犯规动作“无处可藏”。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中,共有118例成绩被取消。为了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好地了解比赛常见犯规动作,明确世界泳联规则(以下简称SW)要求,尽可能避免在后续比赛中出现犯规情况,本文旨在介绍2025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的犯规情况,并对相关问题的纠正提出建议。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犯规案例分布情况;
2.犯规案例规则要求;
3.纠正建议。
本次比赛共有118例犯规,基本信息如下:
(1)不同性别运动员:
男运动员犯规73例,女运动员犯规45例。
(2)多项犯规的运动员:
有1名运动员分别在3个不同的项目中犯规,有8名运动员分别在2个不同的项目中犯规。
(3)不同比赛项目:
混合泳58例,蛙泳33例,蝶泳12例,自由泳9例,仰泳6例。
(4)不同游程阶段:
出发阶段21例,途中游阶段51例,转身阶段29例和终点阶段17例。
在所有118例犯规中,所涉及的规则要求情况详见下文。
(1)关于蛙泳游进(特别是触壁前的最后一次动作)过程中,出现蝶泳打腿的犯规情况(违反SW7.5),共51例。
规则要求:在蹬腿过程中,两脚必须做外翻动作。除 7.1 条款的规定外(关于长划臂阶段的打腿动作),不允许做交替打腿或向下的蝶泳打腿动作。只要不接着做向下的蝶泳打腿动作,允许两脚露出水面。出现此类犯规问题的运动员,几乎都是在蛙泳途中游或触壁前的最后一次动作中出现了向下的蝶泳打腿动作。这也是当前国际高水平游泳比赛中最常见的犯规问题。
正确动作
画面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100米蛙泳决赛
错误动作
画面为2024年布达佩斯短池世锦赛男子100米蛙泳预赛
(2)关于抢跳犯规(违反SW 4.4),共21例。
规则要求:运动员在出发信号发出前启动将被取消资格。2025年春锦赛中出现大量抢跳犯规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参赛的运动员中有较多年龄较小的运动员,一定程度上较为缺乏比赛经验。相较于春锦标运动员抢跳犯规的次数,在国际高水平游泳比赛中,个人单项抢跳的问题并不常见。
(3)关于蝶泳交替打腿犯规(违反SW 8.3),共11例。
规则要求:所有腿部的上下打腿动作应同时进行。两腿或两脚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但不允许有相对交替的动作,不允许蹬蛙泳腿。出现该犯规情况的运动员,均在蝶泳游进过程中存在交替打腿的情况。
正确动作
画面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决赛
错误动作
画面为2024年布达佩斯短池世锦赛女子200米蝶泳预赛
(4)关于仰泳游进过程中转成俯卧状态的情况(特别是混合泳中,仰转蛙前的到边动作,违反SW 6.2),共8例。
规则要求:正常仰卧姿势允许身体做转动动作,但最大转动幅度不得达到与水平面成 90°的角度,头部姿势不受此限。出现该犯规情况的运动员,均在混合泳项目仰泳-蛙泳转身前的触壁动作时,转体超过90°将身体转为俯卧。众多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在混合泳仰泳转蛙泳时会采用交叉转身的技术,此时需特别注意在仰泳触壁前,转体幅度(肩)不得超过90°。
正确动作
画面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决赛
错误动作
画面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
(5)关于仰泳转身前身体俯卧后动作不连贯,或未呈仰卧姿态蹬离池壁的问题(违反SW 6.4),共8例。
规则要求:转身过程中,肩可以转过垂直面至俯卧姿势,此后立即做 1 次连贯的单臂划水或双臂同时划水动作,并以此动作开始转身。运动员必须呈仰卧姿势蹬离池壁。出现此类犯规问题的运动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部分运动员在仰泳转身前,将身体转为俯卧状态后,由于对距离把控的不足,导致动作出现明显停顿情况;另一部分运动员是在仰泳或混合泳比赛中的仰泳段,转身后未以仰卧姿态蹬离池壁。
正确动作
画面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仰泳决赛
错误动作
近年世界大赛中未出现该项犯规,为保护国内运动员隐私,本画面为《游泳信息服务》小组成员示范的错误动作,其余罕见犯规动作并未进行“错误示范”。上述每条规则涉及的犯规问题不止1处,具体请仔细阅读规则要求。
(6)其他犯规,分别1-4例。
仰泳超15m出水(违反SW 6.3)
长划臂多打腿等(违反SW 7.1)
蛙泳未俯卧蹬离池壁等(违反SW 7.2)
蛙泳交替蹬腿等(违反SW 7.4)
蛙泳双手未同时触壁(违反SW 7.6)
蝶泳两臂动作未同时进行,手扶泳镜(违反SW 8.2)
蝶泳超15m出水(违反SW 8.5)
蝶泳双手未同时触壁(违反SW 8.4)
混合泳中自由泳仰卧蹬离池壁(违反SW 9.2)
未在同一泳道比赛(违反SW 10.4)
(1)深入学习并领悟世界泳联规则。
(2)总结反思自己或其他运动员的犯规问题。
(3)观察学习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的合规动作。
(4)训练时规范动作,形成自动化。
(5)比赛时避免侥幸心理,从而导致“因小失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