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游泳训练阶段,每逢比赛季,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平时训练的状态很正常,阶段训练课的负荷强度与运动量,都能够保持在一个高水准状态。但是,进入比赛季后,在连续多场比赛过程中,竞技状态开始不稳定,诸多的技术细节和专项能力出现脱钩问题。此时,游泳赛场上,会出现迷茫的一批人,不清楚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训练能力匹配比赛需求,这是每一位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需要优先考虑的环节。在持续高强度负荷中,专项技术的稳定状态与基础技术环节(转身后+水下加速)密切相关。合理的转换加速训练,可以将训练能力通过比赛的分段游速进行释放。在赛季阶段的专项训练中,快速转身+水下加速出水的练习,需要通过高强度的刺激,对接比赛的负荷要求,进而形成良好的肌肉记忆习惯,帮助选手应对专项比赛的高强度状态。今天,一组关于混合泳基础技术与强度组合训练单元,帮助我们打开训练思路。
24×50 混合泳转换训练(30米+20米)示例1:蝶泳转仰泳1、50米配合游 = 30米蝶泳(跳发) + 20仰泳(仰泳转蛙泳触壁转身结束)2、50米打腿 = 30米蝶泳腿 + 20仰泳腿示例2:仰泳转转蛙泳1、50米配合游 = 30米仰泳(跳发) + 20蛙泳(蛙泳转自由泳触壁转身结束)2、50米打腿 = 30米仰泳腿 + 20蛙泳腿=示例3:蛙泳转自由泳1、50米配合游 = 30米蛙泳(跳发) + 20自由泳(自由泳触壁结束)2、50米打腿 = 30米蛙泳腿 + 20自由泳腿
混合泳混氧基础训练单元,25米 + 50米 + 25米,使用脚蹼+配合游。示例1:25米蝶泳@0:25 跳发50米蝶泳@0:50 加速游25米蝶泳@2:00 最少呼吸,最快划频在2:00包干时间结束后,开始仰泳训练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