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也称紫外线辐射,波长范围在100~400纳米之间,按波长可分为短波紫外线(UVC,100~290纳米),中波紫外线(UVB,290~320纳米),长波紫外线(UVB320~400纳米)。由于臭氧层的存在,短波紫外线几乎全部被臭氧吸收。
适量照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维生素D3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还有增强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的兴奋性和应激能力,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体内某些激素分泌等的作用。然而长期过量接受紫外线照射则损害身体健康。
一、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1.红斑作用
红斑是紫外线照射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的结果,表现为肉眼可见的红斑。红斑常被认为是紫外线产生危害的一个标志,它与DNA损伤有关,特别是与嘧啶二聚体的产生有关。灼伤是迟发性红斑反应,一般4小时出现,8~24小时达到高峰。这种血管反应被认为是光化学性反应和反应性氧直接和间接作用于靶细胞的结果,另外DNA损伤,和前列腺素活化也有一定作用。280~320纳米的中波紫外线是引起皮肤红斑的主要成分。常常用最小红斑剂量来描述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敏感程度。
2.皮肤色素沉着
引起皮肤色素沉着的主要是中波紫外线。色素沉着可分为即刻色素沉着和迟发性色素沉着。紫外线照射后即刻色素沉着迅速发生。在即刻色素沉着中,不一定有新的色素生成,皮肤颜色改变是由于黑素小体再分布的结果,主要是黑素小体从黑素细胞的核周通过树状突起进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足够的紫外线照射可引起迟发性色素沉着,迟发性色素沉着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黑素细胞、树突、黑素小体的增加,黑素合成增加,黑素小体由黑素细胞向角质形成细胞转移增加。此外角质形成细胞还可通过旁分泌因子增强黑素细胞增殖、树突的生长以及黑素的生成。
3.皮肤光老化
多年来,人们总认为接受日光照射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而忽视日光照射中紫外线辐射是引起皮肤老化的最主要外在环境因素。皮肤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以蛋白多糖为主的基质组成。紫外线辐射可使胶原纤维大量减少,弹力纤维变性,基质消失,代之以杂乱的微丝,导致皱纹、弛垂及其它老化症状的出现。在皮肤老化过程中起明显作用的是长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还可扩大或协同中波紫外线的光老化作用。
4.皮肤光毒性反应和光敏反应
皮肤光毒性反应是由于皮肤接触或吸收的某些光感物质吸紫外线光能量后释放出能量造成细胞损伤所致,表现为皮肤灼烧感或红斑、水肿等晒伤样症状。光变态反应则是经长波紫外线或中波紫外线照射后,光感物质发生某些化学变化成为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
5.皮肤肿瘤
过渡的紫外线辐射引起皮肤的鳞状上皮癌是肯定的,而是否可引起基底细胞癌、黑素瘤还不能完全肯定。皮肤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连续的生物学行为。中波紫外线通过改变DNA结构来直接激活癌基因,长波紫外线能通过氧化作用生成过氧化物造成继发性的DNA损伤。还有研究表明,紫外线能通过细胞间的信号转导来激活基因。直接作用在细胞膜上。此外,紫外线通过调节免疫反应能使受其诱导而成的皮肤肿瘤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在某种程度下促进了肿瘤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