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游好蛙泳,水感练习非常重要,个人觉得你的问题不必太过于纠结
所谓的水感就是用手掌、手臂等处感受水对它们的阻力。游泳时,这种阻力要时时感受得到,反之,就是划水错误,摸水是产生不了动力的,这是蛙泳手臂划水时带有角度的原因所在。据研究,运动员手掌(或者腿部)在划水的大多数阶段,采用的攻角应在20°-50°之间。对推进力的生成而言,20°-50°间的攻角最有利(可简单地理解为手掌等对水的倾角)。
蛙泳的划水,不应该有后划动作,手臂外划后应立肘内后划而不是向后划。我们可以用自由泳来对比蛙泳一下: 自由泳划臂时,有早竖前臂式划水,如索普,乔伊斯等人。这种划水方式是移臂入水后,手臂前伸成流线型的情况下,以肘关节为支点,先曲前臂成高肘后再划水;还有就是有不少人采用的,整臂一边下滑一边形成高肘行。这种划水方式相对前述划水方式易操作,肘关节、肩关节同步运作。对比上面所述,蛙泳在滑行时段,流线型做得标准,那么续接外划后的划水动作,就似自由泳划臂的早竖前臂式划水,用这种方式划水,动作做得规范的话,上身易抬高。另一种是,滑行时段流线型做得不好,头高前臂低的情况下,续接划水动作,就似自由泳中的前臂边下滑边形成高肘的形式类似,易出现高肘形成晚,有向下压水的倾向,尤其是两臂外分大时。这种情况下,抬高上身在理论上不如前面的那种,但因牵涉到其它动作,综合结果对每个人会有不同,固可参考实践。
在国际视频网站:YOUTUBE 里可以搜索到goswim出品的一个基础训练,名叫BUTT HEAD,对蛙泳、蝶泳非常有效,练两个月即可见效。想抬高上身的话,把那个视频里的动作改换一下,就是两臂摇橹式外划后,回划时,肘要立高点内后划,然后再外划,相当于练蛙泳的高肘划臂,除了换气,头不要出水,腿部采用蝶腿更好,练脚背面的水感,蛙腿也可以,抑或相间使用。
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成就不出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