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游泳池发生三氯异氢尿酸中毒事件,有28人中毒被送往医院,一小孩病情严重。昨日,长沙市卫生监督部门提醒,伴随着气温上升,进泳池游泳的市民增多,游泳时要当心余氯刺激。如果在游泳中或游泳后出现眼睛痛涩、口中干涩、皮肤不适等症状,多数是由游泳池中的游离性余氯造成的,情况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余氯量是个什么概念?余氯将造成什么危害?雨花区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周建湘介绍,游泳池中的余氯是用于消毒杀菌的,余氯量应保持在0.3-0.5毫克/升,低于0.3毫克/升就要加氯,加氯后的余氯量不得超过0.5毫克/升。余氯含量过低则消毒能力不足,过高就会生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这些都是致癌物,会刺激人体的角膜、喉头等部位,在体内沉积下来,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专家提醒,到游泳场所休闲,市民一定要注意卫生安全。首先要自带泳衣、泳帽和毛巾等,泳前淋浴并过消毒浸脚池。另外,留意游泳场馆的公示牌以及卫生部门的监测结果,查看当日泳池的水温(最好为22℃-26℃)、余氯、pH值等指标是否合格,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水质警示牌的游泳场所游泳。市民可观察水质是否混浊、空气中是否有很强烈的氯味。
专家还提醒,游泳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一个半小时至两小时为佳,否则对身体有害无益。此外,当身体产生的热量低于在水中散去的热量,游泳者体温调节功能遭到破坏,发生皮肤青紫、嘴唇发黑、起“鸡皮疙瘩”、痉挛等现象,此时必须立即上岸,晒晒太阳,暖和后尽快穿好衣服,以防感冒、心率过速、肌肉劳损等病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