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体概要
本文研究了缺血预处理(IPC)对国家级和国际级游泳运动员最大游泳表现的影响。通过随机交叉设计,20名运动员在三种条件下(对照组、IPC-2小时、IPC-24小时)进行了100米或200米游泳计时赛。结果显示,IPC在2小时或24小时前施加并未对游泳计时赛的表现或记录的生理指标产生影响。文章的核心思想是探讨IPC作为提高游泳表现策略的有效性,并指出IPC在游泳中的应用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考虑上肢应用和个体化压力设置方面。此外,文章提出了IPC在游泳训练中可能的实际应用,尽管在本研究中未观察到显著效果,但提供了基础数据,并建议未来研究应关注上肢IPC对游泳表现的影响。
核心要点
缺血预处理 (IPC) 研究设计:该研究采用了随机交叉设计,涉及 20 名国家和国际级游泳运动员,他们参加了三项试验:对照组 (Con)、在自选游泳计时赛 (TT) 前 2 小时应用 IPC (IPC-2h) 和 IPC 在 TT 前 24 小时应用 (IPC-24h)。
IPC协议和干预:IPC 包括四个周期,每周期 5 分钟的双侧血流限制,在个体化的袖带压力 (160-228 mmHg) 下,然后再灌注 5 分钟。对照试验使用假干预,袖带压力为15mmHg。
游泳表现结果:IPC 后 100 m 或 200 m 的 TT 性能没有观察到显着影响,无论是在 TT 前 2 小时还是 24 小时应用。结果显示,IPC对游泳成绩没有改善。
生理措施:运动对pH值、血乳酸、碱过量、碳酸氢盐、总二氧化碳和血氧饱和度百分比等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但IPC条件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
启示和未来研究: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应用于大腿时,IPC不会影响游泳TT表现。作者建议,未来的研究应该调查IPC在上肢施加袖带的影响,这可能在游泳比赛中具有更大的实际应用。
段落概要
研究旨在探讨间歇性缺血预处理(IPC)对竞技游泳选手在2小时(早期阶段)和24小时(晚期阶段)后的计时赛表现的影响。IPC被认为能通过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流、提高氧气摄取和利用效率,以及增强中枢运动输出,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表现。尽管已有研究表明IPC对运动表现有积极作用,但关于IPC的早期和晚期效应在体育表现中的差异,尤其是在游泳领域的应用,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探索IPC在不同时间点对游泳表现的具体影响,为教练和运动员提供优化比赛日策略的新视角。
研究旨在探讨缺血后处理(IPC)对竞技游泳者在2小时(早期阶段)和24小时(晚期阶段)后的计时赛(TT)表现的影响。研究采用了随机交叉设计,涉及三个测试阶段,分别在IPC后2小时和24小时进行游泳计时赛,并评估了生理指标。结果表明,IPC可能通过增加有氧系统产生的ATP的贡献,对100至400米游泳表现有益。现有四项研究已证实IPC对游泳表现有积极效果,但尚未研究晚期阶段IPC是否能提升至少12小时前的比赛表现。这项研究可能对教练和游泳者具有吸引力。
文章中部分描述了一项研究,旨在探究间歇性充血压迫(IPC)对竞技游泳选手在实施IPC后2小时(早期阶段)和24小时(晚期阶段)游泳计时赛(TT)表现的影响。研究采用随机交叉设计,涉及三个会话(对照组、IPC-2h、IPC-24h),每组间隔七天。IPC操作遵循先前研究,使用个性化充血压力的充血袖带,持续40分钟。对照组袖带压力为15 mmHg。研究还包括生理指标(pH、血液气体、乳酸浓度)的评估。研究对象为20名国家级和国际级游泳选手,他们在参与前均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
该研究在封闭的50米游泳池中进行,旨在探究间歇性肢体闭塞(IPC)对游泳运动员性能的影响。研究控制了生物节律和每周疲劳水平的影响,确保了测试的一致性。运动员在试验前24小时内需避免酒精和剧烈运动。试验中,运动员的大腿被施加不同压力的袖带,进行40分钟的闭塞和再灌注循环,随后在2小时或24小时后进行游泳计时赛(TT)。研究通过测量血乳酸、pH值、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以及游泳速度、划水频率等性能指标,来评估IPC的效果。结果显示,尽管IPC处理后生理参数有所变化,但对100米和200米游泳性能没有显著影响。研究提出了IPC效果可能受袖带压力个性化和应用位置的影响,并建议未来研究应确定最佳的袖带压力个性化方案。
本研究显示,在游泳100米或200米计时赛前2小时或24小时进行四轮个体化袖带压力的间歇性充气压迫(IPC)并未影响比赛表现。研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袖带放置在腿部而非以往研究中的上肢,导致效果不一致。因此,建议进一步研究在比赛前24小时对上肢应用IPC的效果,以探索IPC的晚期效应是否能提升游泳表现,这具有更实际的应用价值,因为可以在比赛前较长时间完成IPC程序,而非临近比赛开始时。
研究探讨了在游泳中应用缺血预处理(IPC)对100米和200米计时赛(TT)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在IPC后2小时还是24小时进行游泳TT,IPC均未对游泳表现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IPC时使用的袖带放置在腿部而非上肢,而游泳中上肢的推进力贡献约占90%。因此,建议未来研究应将袖带应用于上肢,以探究IPC的晚期阶段是否能改善游泳表现,这具有更实际的应用价值,即在比赛前24小时完成IPC协议,而非在比赛开始前不久。此外,研究还指出,尽管本研究未发现IPC对游泳表现的影响,但这一策略并未对生理反应产生不利影响,且结合以往研究,建议将袖带应用于上身以提高游泳表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