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讲述7-17岁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特点与训练的结合,但7岁前阶段不容忽视。事实上,7岁前的阶段,是儿童熟识水的重要阶段,需要在意识上注意对七岁前儿童有关水的接触对其游泳水平的影响。在7岁前,涉及其有关协调能力、神经-动作形成能力、快速频率转换能力(神经兴奋-抑制转换)等与运动相关的重要身体素质的形成重要过程。
一、7~10岁组
生长发育特点:处于生长发育的相对缓慢阶段,无性别差异。
心肺功能特点:心脏、血管的发育水平低,但增长速度快。
神经系统特点: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差,可塑性强。但兴奋抑制转化慢。
骨骼关节及肌肉特点:骨骼的发育快于肌肉,关节柔韧性好。
训练的要求:神经系统的协调稳定训练,心血管系统的耐力训练,保持柔韧性的训练。
二、11~12岁组
生长发育特点:男性处于生长发育的相对缓慢阶段,但部分女性已开始有青春前期的表现,其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下降,可塑性减少,脂肪开始堆积。有性别差异。
心肺功能特点:男性心脏、血管的发育水平低,但增长速度快。女性血管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心脏发育水平,有青春期高血压现象出现。
神经系统特点:男性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差,可塑性强,但兴奋抑制转化慢。女性神经系统的注意力下降。
骨骼关节及肌肉特点:男性骨骼的发育快于肌肉,关节柔韧性好。女性骨骼、肌肉发育加速,高度、围度、力量超过同年龄的男性,但脂肪堆积使得相对力量水平下降,柔韧性下降。
训练的要求:男性维持神经系统的协调稳定训练,心血管系统的耐力训练,保持柔韧性的训练。女性加强力量训练,加强乘韧性练习,强调疲劳的消除。
三、13~14岁组
生长发育特点:男性处于青春前期,身体各系统进人加速发育阶段。女性发育逐渐趋于平衡。男女性别差异加大。
心肺功能特点:男性血管发育明显慢于心脏发育,青春期高血压出现。女性的心功能发展速度开始进入稳定阶段。
神经系统特点:男性神经系统进入稳定阶段,可塑性减低,但兴奋抑制转化加快。女性神经系统抗疲劳能力差,但神经系统活动稳定。
骨骼关节及肌肉特点:男性骨骼的发育快于肌肉,关节柔韧性迅速下降,但骨骼肌蛋白合成由于激素的作用而加强。女性由于激素的不稳定性,出现训练水平的分化,其肌肉含水量加大,柔韧性减低。
训练的要求:男性强调力量、柔韧性练习。女性强调耐力和力量练习。男女均需加强心血管系统的耐力训练,加强疲劳的消除。
四、15~17岁组
生长发育特点:处于生长发育的相对缓慢、稳定阶段。女性发育出现停滞现象,男性仍有发展的空间、时间。
心肺功能特点:心脏、血管的发育趋于平衡,耐力发展有限。
神经系统特点:神经系统稳定。
骨骼关节及肌肉特点:骨骼肌发育迅速,骨骼发育稳定,尤其是女性,关节柔韧性随力量的增长而减低。
训练的要求:增大速度、速度耐力训练比例,稳定技术练习。建立个体化鲜明的训练和监控模式是最佳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