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泳运动领域,游泳成绩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以往研究对旱地测试变量与游泳成绩关系的探讨结果并不一致,而且旱地指标不对称性与游泳成绩的关联也尚不明确。基于此,本文展开研究,旨在探究陆地测试指标(身体特征、运动范围、力量 - 功率参数)及其不对称性与游泳成绩(50 米和 200 米自由泳成绩、系绳游泳峰值力)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 37 名男性游泳运动员,分别测试他们的旱地指标(人体测量、肩部活动范围、跳跃和肩部扭矩测量)和自由泳成绩(系绳游泳峰值力、50 米和 200 米自由泳时间),并计算肢体不对称性。
- 实验对象37 名男性游泳运动员,年龄 19.6 ± 5.2 岁,体重 75.4 ± 11.6 kg,身高 181.6 ± 7.6 cm,训练年限 8.4 ± 4.9 年 ,经 G*Power 软件分析,样本量满足研究需求。所有运动员在数据收集前三个月无受伤情况,竞技水平涵盖州级、国家级和国际级。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 实验过程数据收集分两天进行,第一天运动员先填写问卷,再进行旱地测试,包括人体测量(体重、身高、臂展等)、肩部活动范围测试(肩屈、伸、内外旋)、反向跳测试、等速肩部扭矩测试;第二天进行系绳游泳测试。
- 数据分析运用 MATLAB 软件处理数据,计算垂直跳衍生变量、肩部扭矩和系绳游泳力曲线相关参数。通过特定公式计算相对不对称性,用 Shapiro-Wilk 检验数据正态性,根据数据分布情况,分别采用 Pearson 和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并进行 Bonferroni 校正。
研究结果- 旱地指标与游泳成绩相关性肩部等速扭矩原始指标与系绳游泳峰值力呈中等到强的正相关;垂直跳的跳高度、峰值功率输出、冲量和最大地面反作用力与系绳游泳峰值力强相关,且与 50 米、200 米自由泳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人体测量指标(体重、身高、臂展等)与系绳游泳峰值力大多呈中等到强的关系,与 50 米、200 米自由泳成绩呈负相关。
- 旱地指标不对称性与游泳成绩相关性肩部扭矩、肩部活动范围、垂直跳和人体测量指标的不对称性与系绳游泳峰值力、50 米和 200 米自由泳成绩均无显著相关性。
研究结论- 指标关联多数旱地测试指标(除肩部活动范围外)与游泳成绩(50 米和 200 米自由泳成绩、系绳游泳峰值力)相关。上肢力量(如肩部扭矩)、下肢爆发力(垂直跳相关指标)和人体测量特征(身高、臂展等)对游泳成绩有重要影响。这意味着在游泳训练中,针对性地进行上肢力量和下肢爆发力训练,以及关注运动员身体特征,可能有助于提升游泳成绩。
- 不对称性关联旱地测试的肢体不对称性与游泳成绩无关。可能是因为游泳运动本身具有对称性,长期参与游泳训练使运动员能较好地维持身体平衡,减少不对称性的影响。
- 研究局限与展望本研究样本为非职业青年和成年运动员,部分数据时间跨度可能影响结果,测试项目可进一步完善,且未涉及长距离游泳项目。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范围,优化测试方法,增加长距离项目研究,深入探究不对称性的成因。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