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浸的提倡较大的入水角度,在头部前面就入水,手插深到位后,指尖下垂,从手腕到肩部是一个陡坡。这时要形成高肘,就只需稍微下压小臂,让小臂和手掌垂直向下形成向后对水,然后再转动身体带动手臂划水。手的入水要稍微宽一点,也就是有点外八字,这样肩部的活动范围更大,做高肘动作更容易。
这是手入水到位后,形成一个陡坡。注意有点外八字,提高肩膀活动范围。
这种高肘和职业选手的高肘比起来,肘部位置较深,手部+小臂 向后对水划动的距离缩短。但难度大大下降,仍然可以获得相对不错的有力划水距离。 | 高肘就是在抓水的早期形成手掌和小臂的向后对水面,肘部的位置位于手和肩部连线的上方。真正的高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掌握,对肩部的柔韧性有很高的要求。
全浸并不提倡高肘,但我发现其实全浸的划水也是高肘,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我称之为“深水高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