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讨论运动前拉伸,热身方面的帖子,但是很少看到运动结束阶段的放松部分也就是老外的cooling down. 大家都是游完洗澡穿衣服走人。其实这部分也很重要,对于乳酸残留,增肌,减少运动后疲劳不适,控制食量,都有影响。现在专门提出来讨论一下:因为每次游泳完都会蒸桑拿,但对于冷热交替的冰水疗开始是“挣扎而排斥”的,但现在基本是先做200M的放松式warm up(100自,100仰),然后600M的速度训练(100M,6组),起水(按摩池+桑拿,短时)体温升高加速乳酸代谢,再入池1000M有氧耐力,最后蒸一遍桑拿和冷水疗。收队洗澡(外加隔次去健身房做哑铃)
以下转载了具体cooling down需要做些什么,和具体步骤:
~~~~~~~~~~~~~~~~~~~~~~~~~~~~~~~~~~~~~~~~~~~~~~~
~~~~~~~~~~~~~~~~~~~分割线~~~~~~~~~~~~~~~~~~~~~~~~
运动后的保养---避免酸痛的发生,伤害的累积!
分类:运动保养
这是运动三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过程---结束运动或缓和运动(Cooling Down),即是俗称的”收操”,同时也是许多人容易忽略的过程。
毕竟做完要做的运动后,不是觉得”很累了”就是”想回家了”,想好好的休息一下,但是其实,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缓和运动,它可以很安全的将我们的身体带离运动后可能的酸痛与伤害,否则递延式的酸痛或累积性的伤痛,恐怕不会让我们的身体真正的休息!
因为运动后的肌肉有以下的特性:
1.堆积了还未代谢的运动后废弃物,如乳酸、肌酸酶…等。
2.运动后的肌肉会收缩变短变硬。
3.运动后的肌肉充分充血且温度较高。
缓和运动主要的目的是:
1. 加速运动后废弃物之代谢:
一般人都以为运动后肌肉的酸痛是因为乳酸的堆积所致;其实,并不尽然,尤其是递延式酸痛(运动后24~72小时后才开始酸痛),它的成因就可能是像肌肉受伤后所释放出的肌酸酶、乳酸去氢酶…等化学物质。人体在代谢这些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效率,但在时机上,最有效的代谢时机,就是刚做完运动后,肌肉的血液与温度都还足够时,从事缓和的有氧运动,促进代谢,这就是缓和运动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
2. 促进血液和缓地回流内脏:
在运动的过程中,由於需要大量地使用肌肉,因此血液为提供更多的”养分”让肌肉使用,血液会大量地分部於身体四肢,相对地内脏的血液流量将降低;运动后,血液亦将渐渐回流至心脏,但是回流速度太快或太慢对心脏与循环系统都不好,越是激烈的运动越需要在运动后做缓和有氧运动(走路、慢跑、缓游、缓骑…),已调整心肺的功率,舒缓血液回流对心脏所造成的压力。较为温和的运动,则亦应在运动后做缓和有氧运动,以促进血液的回流内脏。
3. 和缓降低肌肉之温度:
这与血液回流的速度有关,所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和缓地回流,同时协助肌肉温的的缓慢下降,由於过快地降低肌温将不利於运动后的代谢,对肌纤维而言,亦容易造成收缩,不利於肌力的保持。
4. 保持肌肉的长度与弹性:
运动后的肌肉是缩短的,而收缩的肌肉是较硬、较不具弹性的;但”缩短、僵硬的肌肉是无力的”,因此运动后伸展维持肌肉的长度与弹性是保持肌力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超负荷的训练后,伸展绝对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过程。
有了以上的观念,正确的缓和运动该如何进行呢?步骤该怎麼做?其实只要我们清楚热身运动的步骤,那一切就非常简单了!因为,缓和运动的步骤和热身的前三个步骤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