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训练交流] 青少年:混合泳混氧训练计划

[复制链接]
天生小浪子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3 天前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计划适用于业余俱乐部有一定基础,技术相对规范的青少年选手训练使用,训练总量:2225m,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选手水平灵活调整强度,以完成动作质量+适度强度为目标。
92d35861f60788501970c7476c140366.jpeg


基础训练单元耐力与节奏构建:4组×75米的重复,逐步积累耐力;25米分段设定,帮助稳定节奏,强化对速度、动作频率的把控。
动作质量:分解游专注细节,能纠正动作偏差,让划水更高效、打腿更稳定;配合游则强化动作衔接,游进更流畅省力。
体能提升:持续的混合泳组合练习,增强心肺耐力与肌肉耐力,提升长距离游进的续航能力,助力应对混合泳赛事或长距离训练 。
fce667c2291367ad8ef23ffaa37a1253.jpeg


技术训练单元技术整合:自由泳(单侧→双侧 )、仰泳(分解→配合 )、蝶泳(发力拆解→连贯 )到蛙泳(规范巩固 ),覆盖 “分解打磨→整合协同→规范收尾” 完整流程,系统性提升多泳姿技术细节与衔接效率。
体能适配:强度梯度设计(自由泳中强度→仰泳中强度→蝶泳高强度→蛙泳低强度 ),让体能分配更科学,既突破技术难点(蝶泳依赖爆发力 ),又避免过度疲劳(蛙泳收尾缓冲 ),提升耐力与爆发力的平衡能力。
核心强化:仰泳 “单臂上举停顿” 直接训练核心抗旋,蝶泳、自由泳的配合游也间接要求核心稳定,多泳姿叠加强化核心控制,让身体在不同泳姿转换中更稳定,动作输出更高效。
02e272202284846fc5ac9d48a97f81fc.jpeg


混氧训练单元
本单元采用“对称折返”的训练方式,通过全泳姿覆盖,确保训练不偏科,既强化优势泳姿,也补足薄弱项。
(50→150m ):距离递增,让身体从爆发力启动(蝶泳短距 )过渡到耐力挑战(自由泳长距 ),逐步提升强度;
(150→50m ):距离递减,给身体缓冲恢复空间,同时用短距(蝶泳收尾 )再冲刺,模拟比赛中 “先稳后冲” 的节奏。
ff981aafdd662b8cbae3a409de9ab9f2.jpeg

常规训练单元混合泳的难点不在单一泳姿,而在 “出发→泳姿转换→转身→再转换” 的连贯度。计划中:
配合游:强调 “规范出发、转身”,专门训练比赛/长游中最容易失误、拖慢节奏的环节。
3组50m泳姿衔接:聚焦 “泳姿转换瞬间” 的动作衔接(比如蝶泳转仰泳时,身体姿态调整、换气节奏切换 ),解决 “换泳姿就减速、动作变形” 问题。
d00c8139968f9124e2ebb828f774bdaa.jpeg


速度训练单元体能:精准雕琢 “混合泳能量系统”
高强度组(1-4组):心率85%以上 + 短间歇,强制激活 磷酸原系统(爆发力),强化蝶泳、冲刺段的爆发能力,让队员前半程能 “冲得动”;
中强度组(5-12组):心率75%-80% + 中等间歇,主打有氧-无氧混合供能,锻炼仰泳、蛙泳的 “续航能力”,保证中游段 “不掉速”;
冲刺组(13-16组):心率90%以上 + 短间歇,刺激 无氧糖酵解系统,模拟最后冲刺的 “极限输出”,加强 “后程反超” 的体能储备。
技术:在疲劳中巩固混合泳衔接
25m短距离四项泳姿循环:每次25m变换,强制训练 “泳姿转换衔接”(比如蝶泳到仰泳的转身、换气节奏 );
高强度疲劳下重复:在心率飙升、体能下降时,依然要保持泳姿规范(划水效率、打腿节奏 ),能反向强化 “技术稳定性”,避免比赛后期 “动作变形、衔接脱节”。
神经:适应 “变速节奏” 的精准控制
强度递变 + 节奏切换:从 “高强度爆发” 到 “中强度续航” 再到 “冲刺爆发”,强迫神经系统学会 “精准分配体力、实时调整节奏”(比如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稳节奏 )。
66c415de2bf93b95fb94ef4eada248eb.jpe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悠游游泳网 成立于2006年8月,是目前国内优秀的游泳技术社区,拥有超过30万会员,致力于为游泳爱好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个性化训练计划、游泳技巧教学、精选泳装评测,让「悠游」成为你的私人游泳教练,在水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