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精英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分布、训练量和周期模型:系统评价 ...

中文游泳文献 2025-7-2 15:06 19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摘要精心规划的周期性训练方法可使游泳运动员在重大国内和国际比赛中达到最佳表现。目的:通过训练强度分布(TID)、训练量和周期模型,确定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耐力训练的主要特征。方法:使用相关术语的综合列表检索 ...

摘要

精心规划的周期性训练方法可使游泳运动员在重大国内和国际比赛中达到最佳表现。目的:通过训练强度分布(TID)、训练量和周期模型,确定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耐力训练的主要特征。方法:使用相关术语的综合列表检索电子数据库 Scopus、PubMed 和 Web of Science。本系统评价纳入了调查游泳训练周期化效果的研究,这些研究报告了训练负荷(训练量、TID)和周期化。结果:共识别出 3487 项研究,在去除重复项并根据标题和摘要筛选剔除论文后,剩余 17 篇文章。在全文审查后又排除了 8 篇文章,最终系统评价中共有 9 项研究。干预性研究的证据水平为 1b(n=3),观察性(回顾性)研究的证据水平为 2b(n=6)。短跑运动员通常采用极化和阈值 TID,中距离运动员采用阈值和金字塔 TID,长距离运动员主要采用金字塔 TID。大多数入选研究中确定的周期模型的特点是在中周期等单位中采用波浪式循环,以促进生理适应和技能获取。结论: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训练量和 TID 基于其主项。需要进一步开展关于块周期和逆周期模型对游泳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尽管训练的观察性研究证据有限,但不同的训练 / 周期化方法是否会产生更好的结果尚不清楚。

关键词:游泳;比赛;生理适应;训练负荷;耐力

在竞技游泳中,赛事时长从 21 秒到 15 分钟不等,2016 年奥运会的获胜时间就是例证,50 米项目为 21.4 秒,1500 米项目为 14 分 34.57 秒。游泳项目的能量需求取决于比赛距离和相关时间。短跑项目主要依靠能量供应,主要来自肌肉中的高能磷酸盐(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和肌酸磷酸)储备。在中距离游泳中,大多数项目的时长在约 1 分 45 秒(男子 200 米自由泳)到约 4 分 30 秒(女子 400 米个人混合泳)之间,由磷酸盐能量、无氧糖酵解以及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有氧燃烧的不同组合提供支持。此外,几个生理因素似乎会影响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表现,包括最大摄氧量(VO₂max)、与 VO₂max 相关的最小速度(vVO₂max)、乳酸阈值、在比赛中维持高比例 VO₂max 的能力(% VO₂max)以及运动的能量消耗。

对四种竞技游泳泳姿的能量消耗分析表明,自由泳是竞技泳姿中最经济的,其次是仰泳蝶泳蛙泳。所有能量变量的逐步发展涉及教练设计有效的游泳训练计划,这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支撑着训练刺激与恢复之间的关系。人们普遍认识到,生理适应、技能获取的改善和划水技术的完善是通过多年的训练负荷排序来规划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周期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期化是训练练习的周期性和渐进式排序,遵循特异性、超负荷和恢复原则,以在最重要的比赛中达到高水平的运动表现。游泳中的训练负荷通常定义为游泳量、努力强度、训练频率和陆上训练的组合,通常认为,专注于力量、速度和耐力的训练负荷变化会导致适应性反应和表现提升。应为游泳运动员制定、监测和完善精心规划且有效的周期性训练方法,以使其在赛季的重大比赛中达到体能和最佳表现。

许多周期化方法已经发展起来,包括传统周期化、块周期化和逆线性周期化,每种方法都为将计划细分为连续要素提供了不同的基本原理和模板。周期化训练的目标是使运动员为在重点比赛中达到最佳表现做好准备。竞技游泳教练的季节性训练实践包括为短跑、中距离和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制定周期性的训练计划,并管理训练、恢复和表现之间的平衡。典型的线性周期化计划首先通过一段高量 / 低强度训练来建立有氧能力,然后增加高强度训练的比例。

已有充分记录表明,游泳的周期化以及相关的生理和生物力学适应可导致主要项目的比赛成绩提高。过去 20 年发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观察性研究和选定的干预性研究中的生理和 / 或生物力学反应。传统上,文献中详细描述了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耐力运动员的三个训练强度区。这些区域(z1、z2 和 z3)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通气阈值或血乳酸浓度单独确定,这在精英游泳运动员中更具代表性。游泳研究中也报道了一个 5 区模型。在泳池中进行的所有训练都被分为 5 个强度级别。强度 z1、z2 和 z3 分别代表低于 1(2mmol・L⁻¹)、等于(4mmol・L⁻¹)和略高于(6mmol・L⁻¹)血乳酸积累开始的游泳速度。引发血乳酸水平约为 10mmol・L⁻¹ 的高强度游泳被定义为强度 z4,最大强度游泳为强度 z5。Hellard 等人的回顾性研究最初提出了 5 个区,但只报告了所分析游泳运动员的三个训练强度分布(TID)区。每个区的训练比例因每项耐力运动而异,取决于项目时长,并因此会影响能量需求和训练处方。科学文献中描述了三种不同的三个训练区组织的 TID 模型:当运动员为耐力项目进行训练时,常用的周期化模型是传统周期化,它通常在连续的时期内涉及不同的 TID 方法。例如,为赛季做计划的教练可能在准备期使用金字塔模型,而在竞争期,训练可能同时包含极化和阈值模型。如果不考虑所采用的基础周期化方法,仅 TID 模型本身无法解释赛季中的表现发展或生理指标的改善。尽管如此,鉴于进行训练干预的困难以及制定特定周期化方法所需的长时间,一些研究仅关注训练量和 TID 模型。各种训练结构内训练内容的分布是规划中很少研究的一个方面,因为这项工作大多由教练而非运动科学家完成。本研究的目的是对 TID 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以评估各种 TID 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及训练量和周期模型对提高游泳成绩的影响。

  1. 传统金字塔模型的特点是 z1、z2 和 z3 区的训练量逐渐减少。大部分(80%)的训练量在 z1 区进行,剩余 20% 在 z2 和 z3 区进行。
  2. 极化模型的特点是约 80% 的训练量在 z1 区,剩余 20% 的大部分在 z3 区进行。Pla 等人在一项比较研究中报告了游泳中的这种 TID,TID 为 81% z1/4% z2/15% z3。
  3. 在阈值模型中,更高比例(>35%)的总训练量在 z2 区进行。这种 TID 已在游泳中使用。Hellard 等人报告了在 2 至 4mmol・L⁻¹ 区(44%-46%)的训练比例较高,与这种强度训练分布相似,Pla 等人指出 TID 为 65% z1/25% z2/10% z3。

方法

检索策略

本系统评价按照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声明提供的指南进行。由两名独立评审员对三个在线数据库(PubMed、Scopus 和 Web of Science)进行了全面检索。检索中使用的关键词是耐力、训练、中距离、短跑、长距离和周期化。使用以下检索策略检索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字段:耐力 AND 训练 AND 游泳,短跑 AND 距离 AND 游泳 AND 耐力 AND 训练,中距离 AND 距离 AND 游泳 AND 耐力 AND 训练,长距离 AND 距离 AND 游泳 AND 耐力 AND 训练,游泳 AND 训练 AND 周期化。检索仅限于人类参与者和仅英语出版物。两名作者(F.H. 和 J.M.G.-R.)独立进行研究的识别、筛选、资格和纳入,分歧通过共识解决。文献检索中的所有记录都通过标题和摘要进行检查,以排除不相关的记录。从所有符合条件的研究中提取数据,包括出版细节、参与者特征、游泳运动员的表现水平、训练概况、设计类型、研究持续时间、训练区、TID、周期化和表现结果。

纳入和排除标准

研究纳入条件为:(1)以英语发表;(2)在同行评审期刊上;(3)至少有 6 周的训练干预 / 分析;(4)有训练区、训练量和 / 或周期化细节;(5)专注于耐力训练或表现。排除标准为:当前受伤或残疾的游泳运动员、其他水上参与者(如水球、跳水、铁人三项运动员)和公开水域研究。还检查了选定手稿的参考文献列表,以寻找其他可能符合条件的手稿。在去除重复项并根据标题和摘要筛选剔除论文后,剩余 17 篇手稿,9 项研究纳入系统评价。根据全文筛选不符合资格标准的 8 项研究因以下一个或多个原因被丢弃:非原创文章(即综述或会议论文;n=1),未详细说明训练区和负荷分布(n=3),仅游泳表现的观察性分析(n=2),或公开水域研究(n=2)。

数据提取

两名作者(F.H. 和 J.M.G.-R.)使用标准化表格独立提取训练方案的特征和结果。共识别出 3487 项研究。

质量评估

使用 PEDro 量表对实验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级,使用纽卡斯尔 - 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对观察性研究进行评级,最后使用牛津质量水平对实验研究和观察性研究进行评级。

结果

共有 9 项研究符合所有纳入要求。3 项干预性研究中的 2 项比较了不同的周期化模型,而另一项研究在 6 周期间比较了不同的 TID(极化与阈值)。6 项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描述了游泳运动员随时间的 TID 模式。这些研究中描述的训练特征和分布可以与表现及其生理决定因素的变化相关联(观察性研究)或解释(干预性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报告了训练量和 TID 特征,以及表现及其生理决定因素。9 项研究中的 7 项报告了游泳运动员周期化的详细特征。3 项研究使用了 3 区强度模型,而其他 3 项研究使用了 5 区强度模型。3 区模型包括高于乳酸阈值或约 4mmol・L⁻¹ 的强度。因此,在审查期间,当我们在 5 区强度模型中提到 z4 和 z5 时,这些区将在 3 区强度模型的 z3 内,因此,我们可以参考所使用的 TID(金字塔、阈值或极化)。

关于所选研究的质量,实验性研究按照 PEDro 量表进行评估,平均得分为 5。研究被评为高质量(6-10 分)、中等质量(4-5 分)和低质量(≤3 分)。观察性研究使用纽卡斯尔 - 渥太华量表进行队列研究评估,平均得分为 8。获得≥7 星的研究被认为偏倚风险低;4-6 星,偏倚风险高;≤3 星,偏倚风险非常高。最后,按照牛津证据质量水平,实验性研究被分类为 1b 级,而观察性研究为 2b 级。

耐力训练中训练量和 TID 的特征

5 项研究的 TID 为金字塔型,4 项研究为极化型(Clemente-Suárez 等人的研究中使用逆周期化的游泳运动员;Pla 等人和 Pollock 等人的研究中的短跑运动员),仅 Hellard 等人的研究为阈值模型。经典周期化基于在准备期进行高量低强度训练,在该阶段之后,训练量略有减少,强度增加。关于每周训练量,范围在 16,000 至 44,000 米之间。Clemente-Suárez 等人的研究报告了最低的每周训练量(逆周期化组为 16,000 米)。每周训练量最高的研究范围在 33,000 至 43,000 米之间。只有 Pollock 等人研究中的中距离和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使用了更高的训练量(58,100 米)。

Avalos 等人描述了 13 名法国国家和国际水平游泳运动员(6 名女性和 7 名男性)在 3 个赛季中的 TID。总体而言,观察到的 TID 包括金字塔分布,但根据训练所需的生理适应,游泳运动员被规定了不同的区。一些游泳运动员进行了最高的 z3 和 z4 训练量,而其他游泳运动员则表现出最高的 z2 训练量和最低的 z4 和 z5 训练量。z1 区的每周训练量为 13,500(7500)米至 16,200(8400)米,z2 区为 17,500(13,100)至 17,800(13,700)米,z3 区为 3000(2500)米至 2500(2100)米,z4 区为 660(540)至 620(510)米,z5 区为 610(460)米至 540(450)米。

对于大多数运动来说,周期化范式通常是从高量 - 低强度训练到低量 - 高强度训练。然而,一些教练通过在赛季早期纳入更高比例的高强度训练来刺激生理和表现适应,从而逆转了这种方法。逆周期化的特点是高强度和低量,同时保持强度,并且整个赛季训练量增加,这在教练和科学文献中都受到了关注。在一系列 2 项研究中,Clemente-Suárez 等人对志愿游泳运动员进行了实验研究,以评估传统周期化和逆周期化的效果。使用了三个训练区:z1<3mmol・L⁻¹,z2=3 至 4mmol・L⁻¹,z3>4mmol・L⁻¹ 血乳酸浓度。10 周训练期间传统周期化的总训练量超过 337,000 米,而逆周期化的训练量约为 160,000 米。传统周期化的 TID 为金字塔型(z1 区 86%,z2 区 2.4%,z3 区 11.6%),逆周期化的 TID 为极化型(z1 区 83%,z2 区 8%,z3 区 9%)。结果表明,传统周期化(以金字塔 TID 为特征)和逆周期化(以极化 TID 为特征)都没有显著改善 50 米表现。

法国对精英游泳运动员 TID 进行了最大和最长的回顾性分析(连续 4 个奥运周期)。Hellard 等人调查了精英游泳运动员在赛季主要比赛前 25 周的训练周期化。在 20 个竞争赛季中,对 127 名短跑和中距离游泳运动员(60 名男性和 67 名女性)进行了监测。大约 40% 至 44% 的训练在 <2mmol・L⁻¹(z1)强度下进行,44% 至 46% 在 2 至≤4mmol・L⁻¹(z2)强度下进行,9% 至 14% 在> 4mmol・L⁻¹(z3)强度下进行。本研究中游泳运动员的主要 TID 分布遵循阈值 TID。对于短跑和中距离游泳运动员,作者建议避免在 4 至 6mmol・L⁻¹(z3)的游泳速度下进行过度训练。短跑运动员的训练量为 29,000 至 37,000 米,中距离组的训练量为 39,000 至 42,000 米,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大周期类型。此外,尽管这些游泳运动员遵循阈值 TID,但根据所使用的大周期类型,各区的百分比存在一些差异。短跑运动员组的长周期特点是在 z2 和 z3 区进行更多训练,在 z1 区进行更少训练,平衡周期在 z3 区完成中等训练量,稳定平坦周期组在 z3 区完成最高训练量。对于中距离游泳运动员,稳定平坦和平衡周期组在 z2 和 z3 区进行高训练量,而短周期组在 z2 和 z3 区进行最高训练量。

Pollock 等人评估了 18 名不同项目专业的英国精英游泳运动员在一个赛季中的表现。通过调查教练记录了个人训练计划。长距离游泳运动员每周游泳距离(58,100 [10,200] 米)比短跑运动员(43,200 [530] 米)长,但与中距离游泳运动员(手稿中未显示原始数据,约 50,000 米)相比没有差异。作者将训练分为 5 个区,即有氧、VO₂/ 心率、阈值、耐受和纯速度,并将这些区与 Mujika 等人的 5 区强度模型相关联。短跑运动员通常完成总共 29%(4%)的 “纯速度”(z5)训练课程,而中距离游泳运动员完成 17%(4%),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仅完成 7%(11%)。此外,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完成的 “阈值”(z3)课程(23% [11%])比短跑(2.5% [4.6%])和中距离(13% [5%])游泳运动员多。最后,中距离游泳运动员完成的 “耐受”(z4)训练(16% [11%])比短跑运动员(1.3% [3.5%])多。尽管 TID 没有按 3 个区分类,但短跑运动员似乎遵循极化 TID,而中距离和长距离游泳运动员通常遵循更金字塔型的 TID。

当研究将 TID 模式与游泳表现的变化相关联时,信息更丰富。Pla 等人量化了极化和金字塔 TID 对精英少年游泳运动员表现的影响。使用 5×200 米递增测试定义训练区,该测试根据每个游泳运动员在该距离的最佳比赛时间确定,并在每次 200 米游泳后分析血样。使用了三个训练区如下:z1,<2 mmol・L⁻¹;z2,2 至 4 mmol・L⁻¹;z3,>4 mmol・L⁻¹ 血乳酸浓度。极化 TID 为 z1 区 81%、z2 区 4%、z3 区 15%,而阈值 TID 分别为 z1 区 65%、z2 区 25% 和 z3 区 10%。两组每周总训练量相似(42 公里)。极化 TID 组 100 米成绩提高了 1%,而阈值 TID 组没有变化。在这群少年游泳运动员中,他们似乎对极化训练的反应比对阈值训练更有利。所回顾研究中关于训练量和 TID 的结果总结在表 2 中。

训练周期化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描述了传统的训练周期化模型。3 项研究没有报告基础周期化是如何设计或实施的,另外 3 项干预性研究比较了不同的周期化模型。几十年来,传统金字塔模型一直是许多游泳教练教育项目的支柱,在许多国家的高水平游泳中非常受欢迎。数据支持这样的观点,即不同类型的训练需要在结构化的中周期中以波浪式循环完成。任何研究中都没有详细说明块周期化,只有 Clemente-Suárez 等人比较了逆线性周期化与传统周期化。然而,没有提供关于游泳运动员专业(短跑、中距离或长距离)的额外信息。一些研究没有明确定义基础周期化模型,因为它们更关注特定工作负荷组合的影响,而不是展示周期化的类型。研究中关于周期化的标准化术语使用不一致,无疑限制了这些模型在游泳界的更广泛应用。

Hellard 等人检查了赛季前 11 周导致比赛表现的情况。根据游泳运动员的特征评估了两种类型的比赛,即短跑、中距离或长距离,他们平均参加了 22(20)场短跑比赛、22(23)场中距离比赛和 17(14)场长距离比赛。定义了四个中周期: taper 中周期(比赛前 1-2 周)、短期(3-5 周)、中期(6-8 周)和长期(9-11 周)。在中期和长期准备(比赛前 6-11 周)期间总训练负荷的增加与短跑和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表现改善相关。Hellard 等人强调了在国际游泳项目中为短跑、中距离和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规划特定周期化的重要性。

尽管游泳界对逆周期化兴趣广泛,但这种 TID 模型在科学文献中很少被研究。Clemente-Suárez 等人在两项不同的研究中分析了在 10 周训练中进行相同的传统和逆训练周期化后对有氧游泳表现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逆训练组在 z1 区完成了 133,600 米(20,000 米进行技术训练),z2 区 12,500 米,z3 区 12,900 米,总训练量为 159,000 米。相比之下,传统训练组在 z1 区完成了 293,000 米(50,000 米进行技术训练),z2 区 8,300 米,z3 区 35,000 米,总训练量为 337,000 米。逆训练周期化的使用基于低量高强度的概念,与传统周期化模型的特征完全相反。逆周期化模型使 VO₂max 增加了 6.4%,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但两组的 50 米表现都没有因训练周期化而显著改善。在国家级游泳运动员中,尽管传统周期化模型可能改善无氧表现和 VO₂max,但在有氧表现方面没有观察到显著变化。

Stewart 和 Hopkins 调查了 24 名游泳教练和他们的 185 名年龄组和公开级游泳运动员,这些运动员专注于短跑和中距离项目。训练的周期化以及短跑和中距离项目之间的差异大致符合特异性原则。一个 26 周的大周期由 4 个中周期组成,即积累期(12 [4] 周)、专项期(7 [4] 周)、 taper 期(4 [2] 周)和赛后恢复期(3 [2] 周),遵循传统模型。年度周期化由 2 个 12 至 16 周的大周期组成,分别在国家选拔或重大国际(夏季)锦标赛之前。大约一半(47%)的游泳运动员在第一个大周期中取得了最佳成绩,53% 的游泳运动员在第二个大周期(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了最佳成绩。所有回顾研究的结果总结在表 3 中。

讨论

在对游泳文献进行详细检索后,仅确定了相对较少的研究(n=9),这些研究考察了 TID 和周期化对准备重大比赛的游泳运动员的影响。大多数研究(n=6)是回顾性的。只有 3 项研究是实验性的。这些研究的一个关键缺点是缺乏对照组和随机对照试验。游泳中关于 TID 的这一有限证据凸显了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需要结合经验(科学)和实践(教练)知识。

训练量和 TID

训练负荷变量,如训练量、频率和强度分布,在最大化身体能力和表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几项研究表明,高训练量是耐力表现成功的必要条件,尽管 Costill 等人在大学男子游泳运动员中没有观察到增加训练量后表现的额外改善。然而,对更大或更小训练量的要求将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最近的训练历史、当前的 fitness 水平以及总训练量上训练强度的分布。因此,在研究和实际环境中,都应该结合评估和理解训练量和 TID。TID 的组织和分类通常会为游泳教练使用的中周期生成特定术语。

训练量是每个游泳运动员和教练都理解的游泳训练的通用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前对游泳运动员的研究表明,较大的训练量并不一定比较小的训练量更能改善有氧和无氧能力。精英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每周总训练量约为 42,000 米。在这种情况下,遵循极化 TID 的表现得到了改善,但阈值 TID 没有。大多数奥运会游泳项目的比赛距离为 200 米或更短,典型时长少于 2 分 20 秒。尽管距离和时长相对较短,游泳教练传统上为游泳运动员设计训练计划时非常强调高训练量。教练们经常建议,高训练量为年轻游泳运动员建立有氧基础,通过专注于较慢的游泳促进技术发展,并增强训练或比赛后的恢复。然而,高训练量的训练计划必须以良好的技术执行,这是一个未被充分重视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游泳运动员似乎应该将训练和比赛集中在特定的泳姿上,而不是特定的距离,尽管这些选择将取决于个人情况。

对于高水平的少年、新兴和成年游泳运动员,每周训练量在 30,000 至 40,000 米之间似乎是合理的。然而,我们强调短跑运动员(43,000 米)和长距离游泳运动员(58,000 米)的训练量很大。据报道,意大利国家游泳运动员的每周训练量约为 55,000 至 60,000 米,高于本综述中报告的训练量。在游泳界,有许多关于成功游泳运动员高里程的轶事报道。其中一些工作已在教练研讨会、论坛和会议上展示,与在学术会议上展示或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的传统同行评审科学工作形成对比。

根据使用 3 区模型的干预性研究的数据,游泳运动员似乎将总训练量的很大一部分用于低强度 z1 区(76%-87%),7% 至 24% 用于 z2 区,5% 至 15% 用于更高强度的 z3 区。每个区的训练量比例将取决于所采用的基础 TID 模型(极化、金字塔或阈值)。在亚最大强度下的高比例训练可能会引发刺激线粒体蛋白合成所需的分子信号,而低强度和高强度训练的操纵和组合对比赛很重要。这三种 TID 模型的共同点是 z1 区的高训练量,z2 和 z3 区的训练量比例不同。低强度和高强度训练都与表现相关。虽然更高量的运动训练(以 z1 区的低强度训练为特征)可能预示着钙 - 钙调蛋白激酶的适应,但在 z3 区(高于乳酸转折点)进行的高强度训练应该会引发激活腺苷单磷酸激活蛋白激酶的更大增加。3 区模型的缺点是强度上限对应于 VO₂max;因此,在该上限以上进行的高强度努力(短间歇训练或重复冲刺训练)将产生不同的效果。尽管总训练量可能因所使用的周期化模型而异,但传统周期化遵循金字塔 TID,逆周期化遵循极化 TID,50 米表现没有实质性改善。TID 因比赛距离而异(短跑和中距离遵循阈值 TID,中距离和长距离游泳运动员遵循金字塔 TID)。因此,不同 TID 模型的生理适应可能不同,但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阐明它们的类型和程度。

在 Clemente-Suárez 等人的研究中,检查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周期化(传统和逆周期化)。两项研究都报告了 10 周相同的训练量和 TID,但在训练课程类型和测量的因变量(自主神经反应和表现,以及划水特征、VO₂max 和感知变量)上有所不同。似乎传统周期化可以提高游泳效率,这可能与训练计划中进行的更高量的技术工作有关,而逆线性周期化可以增加训练有素的游泳运动员的 VO₂max。逆线性周期化已与极化 TID 结合使用,以改善短跑项目。然而,少数相关研究没有报告与传统模型在 50 米表现上的任何差异,或在 100 米表现上有 1% 的适度改善。

训练周期化

本系统评价的结果证实了传统版本的周期化是大多数研究中采用的模型。文献中未研究其他周期化模型的事实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对精英游泳运动员无效。Pollock 等人断言,可能不需要特定的周期化方法来改善耐力表现。使用非特定周期化模型作为灵活的非线性周期化允许适应每个游泳运动员每天的每个情境需求。这种日常组织模板通常被称为非线性周期化或编程,可能被习惯性地使用,但未被高水平教练声明。显然,教练们每天都在做出务实的选择,以平衡游泳运动员的主观感知和预定的训练课程。

训练量、强度和负荷的波浪式进展或周期是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周期化训练的共同特征。Pollock 等人更关注教练习惯性使用的练习、训练内容和术语,而不是周期化。然而,波浪式周期与传统周期化模型一致。Hellard 等人也观察到与方法学文献中描述的模型一致的传统波浪周期化。

总的来说,所有研究中出现的两个主要主题是使用不同的 TID,采用相同的周期化模型来改善游泳运动员的表现,以及在中周期等单位中纳入波浪式周期,以促进生理适应和技能获取。当适当实施(渐进式负荷增加、足够的大周期持续时间)时,极化训练可能是短跑运动员的一个好选择,并应导致比赛表现的改善。使用阈值 TID 的游泳运动员可能会因阈值和高强度训练的累积影响而经历额外的疲劳。根据我们关于训练单位的系统评价结果,1 或 2 个较长的大周期分为 4 至 6 个较短的中周期似乎是训练精英游泳运动员的最常见选择。分为 2 个大周期源于比赛的层次结构,第一个大周期(通常是全国比赛或 25 米国际比赛),第二个大周期举办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大陆锦标赛等国际比赛。中周期的组织通常遵循经典分布(一般、特定和竞争),其特征是从第一个中周期开始渐进式负荷增加,在 taper 和比赛前约 6 周达到高训练负荷峰值。这个序列是在训练的超负荷阶段优化表现的关键因素。

在总训练负荷相同的情况下,在 12 周训练期间以特定的周期化中周期顺序或混合分布组织游泳训练对训练适应几乎没有或没有影响,尽管这项研究考察的是自行车表现,而不是游泳运动员。Sweetenham 和 Atkinson 为 24 周的大周期提出了 4 至 7 个中周期(每个 6 周),对于成年和青年短跑游泳运动员,提出了 15 周的大周期和 5 个中周期。教练可以使用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的许多组合。建议采用涉及一个或多个 TID 模型的系统方法,尽管鼓励教练的个人风格,以结合教练的艺术和科学。

Kiely 的模型质疑所有入选文章中使用的经典周期化范式,声称 Selye 的一般适应综合征理论作为一种通用的可预测生物反应,应该针对人类表现的神经生物学方面制定。经典模型是由 James Counsilman(美国)和 Forbes Carlile(澳大利亚)等知名游泳教练开发和演变的。相比之下,Cunanan 等人认为,一般适应综合征已被证明是理解诱导功能适应所需训练的有益框架。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考虑到需要围绕整个赛季的训练和比赛规划训练,周期化计划可能是有利的。另一个问题是研究中周期化术语的标准化和更清晰的定义 —— 最近的行动呼吁区分了周期化(训练的长期全局组织)和编程(训练课程和组的短期处方)。

训练的观察性研究有局限性,因此它们提供的证据通常是有限的,目前尚不清楚不同的训练 / 周期化方法是否会产生更好的结果。Clemente-Suárez 等人的双研究仅分析了 10 周的较短时期,没有考虑整个赛季,通常约为 25 至 30 周。这些研究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参与者数量少,这限制了对其他游泳运动员的普遍性和短期训练。检查表现适应的短期(6-10 周)训练研究通常在未经训练或训练不足的受试者上进行,他们在干预研究中几乎对任何训练刺激都有反应。纵向研究具有更高程度的内部有效性,并且由于它们与现实生活场景的相似性,也具有更高程度的外部有效性。需要更多的长期干预研究,比较不同游泳运动员(短跑、中距离和长距离)的不同 TID,以阐明对游泳表现的不同生理适应,类似于 Pla 等人的工作。

另一个问题是,是否应该实施更新颖和现代的训练方法,因为它们被认为是有效的,或者这些游泳运动员是否由采用更保守、传统方法的教练训练。据我们所知,没有研究根据我们的标准详细说明游泳运动员的块周期化。这是令人惊讶的,因为有轶事报道称教练在赛季规划中使用这种模型。在其他运动中,块周期化已被证明在提高耐力能力方面与传统周期化一样或更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建议未来在游泳运动员中实施块周期化的研究。传统周期化通常涉及中周期 / 小周期之间的变化小于块周期化。块中特定训练的高浓度似乎是诱导训练有素的运动员适应的一个优势。相比之下,传统周期化的小周期 / 中周期结构通常会引起比块周期化更大的变化。我们注意到,同行评审研究已经比较了世界级皮划艇运动员和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块周期化与其他周期化模型。相比之下,Kiely 等人对 Issurin 和块周期化模型提出了批判性观点,断言这种训练形式并不完全经得起严格审查,关于块周期化的主张仍然没有得到证实。

结论

高水平和精英距离游泳运动员遵循基于其主项距离分类的 TID。短跑运动员同时使用极化和阈值方法 TID,而中距离运动员遵循金字塔和极化 TID,长距离运动员遵循金字塔 TID。考虑到项目距离,对于高水平和精英游泳运动员,每周训练量在 30,000 至 40,000 米之间似乎是合理的,尽管极化 TID 与更高的训练量相关。由 1 至 2 个大周期分为 4 至 6 个中周期组成的传统训练周期化模型似乎是最常见的教练选择。在比赛前约 6 周训练负荷达到峰值,随后在接下来的 2 周内适度减少,是优化表现的关键因素。逆线性周期化的使用可能在短跑游泳中引起与传统模型类似的改善,值得考虑。其他周期化模型在科学文献中没有报道,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无效。


所选研究中报告的训练区特征

z1 表示 1 区;z2 表示 2 区,依此类推。

所选研究中报告的训练强度分布

GG 表示对短期、中期或长期训练有良好反应者;GN 表示对短期或中期训练有良好反应者;GIR 表示赛季中个人最佳成绩提高者;GNI 表示赛季中个人最佳成绩未提高者;LD 表示长距离;MD 表示中距离;NG 表示中性反应;PN 表示对短期或中期训练反应差者;POL 表示极化周期化;RP 表示逆周期化;SD 表示短距离;THR 表示阈值周期化;TP 表示传统周期化;z1 表示 1 区;z2 表示 2 区,依此类推。

所选研究中报告的中周期分布特征

(A)使用 Stewart 和 Hopkins 的研究报告每个中周期的平均持续时间。(B)如 Hellard 等人所报告的主要比赛前的中周期分布。注意:(A)中的点表示平均值,两图中的误差线表示每个中周期的持续时间。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热门问答
悠游游泳网 成立于2006年8月,是目前国内优秀的游泳技术社区,拥有超过30万会员,致力于为游泳爱好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个性化训练计划、游泳技巧教学、精选泳装评测,让「悠游」成为你的私人游泳教练,在水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