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研究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自由泳中踢腿动作的基本作用,分析手部推进力和躯干倾斜度与游泳速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不同游泳条件下(如有无浮标和六拍踢腿)对游泳速度的影响。 研究难点: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踢腿对游泳速度的影响,但在亚最大速度范围内的踢腿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阐明,尤其是在不同的游泳条件下对手部推进力和躯干倾斜度的影响。 关键论点: 相关工作: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踢腿对推进力的直接贡献以及对游泳者水平姿态的影响,但缺乏对踢腿在不同游泳条件下的综合评估。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设计了多种游泳条件下的实验以验证假设: 实验设计:七名男性游泳者在25米的游泳池中进行自由泳 ,测试条件包括使用浮板的手部划水(AWB)、不使用浮板的手部划水(AWOB)和六拍踢腿的手部划水(SWIM)。游泳速度范围从0.75 m·s −1到最大努力。 
数据收集:使用水下运动捕捉系统和压力传感器收集游泳者的游泳速度、手部推进力和躯干倾斜度。手部推进力的计算基于压力传感器在手部不同部位的压力差。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方法创新:本研究通过同时评估手部推进力和躯干倾斜度,揭示了踢腿动作在不同游泳条件下的作用,为前爬泳的训练和技术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的具体细节如下: 参与者:七名男性竞技游泳者,年龄20.4 ± 0.4岁,身高1.72 ± 0.05米,体重66.5 ± 4.2千克,100米前爬泳时间为51.1 ± 0.8秒。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实验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实验设置:游泳者在进行自选热身后,依次在不同游泳条件下进行多次25米前爬泳,速度逐步增加,直至无法维持目标速度。每个条件下至少进行八次试验,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数据处理:使用Python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分析完整的划水周期,计算游泳速度、手部推进力和躯干倾斜度的平均值。手部推进力的计算考虑了手的朝向和水流的影响。 统计分析:采用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游泳条件下的最大游泳速度和手部推进力,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分析游泳速度与手部推进力之间的关系。 
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游泳条件对最大游泳速度和手部推进力具有显著影响: 最大游泳速度:在SWIM条件下,最大游泳速度(1.69 ± 0.08 m·s −1)显著高于AWB(1.45 ± 0.05 m·s −1)和AWOB(1.31 ± 0.10 m·s −1)。这表明,六拍踢腿能够有效提高游泳者的速度。 手部推进力:在SWIM条件下,手部推进力(49.3 ± 5.1 N)显著低于AWB(56.3 ± 9.5 N)和AWOB(57.0 ± 9.2 N),说明踢腿动作在维持速度的同时减少了手部的工作负担。 躯干倾斜度:躯干倾斜度在不同游泳条件下表现出显著差异,AWOB条件下的躯干倾斜度在低速范围内显著高于SWIM条件。这表明,踢腿动作有助于保持游泳者的水平姿态,减少水的阻力。
总体结论本文探讨了前爬泳中踢腿动作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踢腿不仅提高了游泳速度,还通过减少躯干的压力阻力,降低了游泳者所需的手部推进力。研究结果强调了在低速范围内踢腿的重要性,建议在训练中充分考虑踢腿的技术与策略,以提升整体游泳表现。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性别和水平游泳者的踢腿效果,以及踢腿动作的生物力学机制。
论文点评优点与创新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估手部推力、躯干倾斜与游泳速度之间的关系,填补了前爬泳中踢腿动作作用的研究空白,特别是在亚最大速度范围内。 采用了先进的水下运动捕捉系统和压力传感器,提供了准确的定量数据,增强了研究的可信度。 研究结果表明踢腿动作在减少压力阻力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低速游泳中,提出了新的理论视角。
不足与反思样本量较小(仅7名男性游泳者),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和外推性。 研究仅针对男性游泳者,未考虑性别差异对踢腿效果的影响,限制了结果的适用范围。 未能明确踢腿动作是否直接产生推进力,需进一步研究其在不同速度下的作用机制。 使用的浮力器材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在未来研究中考虑不同实验条件的影响。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