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zr219400 于 2015-11-15 00:12 编辑
扶板打水几乎是传统游泳训练的必修课,这好像没人怀疑过,更有人提出要扶板打水多少多少公里才能过关等等。
其实,扶板打水练习,这个方法对大多数业余游泳人来说,不是好方法。
原因很简单:因为扶板打水是在身体最不利的状态下练打水,显然没有这个难度上必要。更何况,扶板打水,练的不一定就是打水,而可能是练出来大腿根的力量,与真正的鞭状打水技巧相去甚远。有兴趣者可以比较一下扶板和不扶板的难易、区别。
要知道,鞭状打水,重在腰上发力的技巧,不在于力量有多大;过于强调力量,往往变得僵硬、暴力,反倒不容易找到技巧。
正确的练习次序应当是先技巧、后力量;先慢频、后快频。反之,则容易走岔道,最终形成错误定式不好改。
纵观全浸游泳训练教程,基本不提倡扶板打水,看来是有道理的。我本人也一样,所有的打水练习,都不用扶板,照样能实现随意自主的鞭状打水,轻打、慢打、小打等都能驾驭自如,更不愁重打、快打和大打。
扶板打水,适用于一部分短冲的竞速型选手,用于强化腿部力量。但对于中长距离,哪怕是竞技比赛,要不要把这部分力量花在效率不高的强打腿上面,还不见得有定论。重视启腿的自由泳冠军有之,重视划臂的自由泳冠军也有之。
中国的专业训练很注重扶板打水,造成中国的业余训练、甚至连少儿班训练都以扶板打水为荣,这种“生搬硬套”不能不说是个理论误区、实践误区。
|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