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
全浸里,头部全浸入水中,转髋幅度和转肩幅度相当接近,确实减小了阻力。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自腰腹的上身动力。这是一个比较遗憾的地方。
我举个陆上的例子吧:
一美女,站姿,两脚前后分立(如行进中),突遇身后一“狼”抓背................说时迟,那时快...............美女收小臂用“肘”向身后挥肘,阿“狼”顿失两颗门牙!如下图
美女如果要想达到此效果,那一定要用“寸劲”的。也就是步要实,腰要稳
简单来说就是转肩幅度大于转髋幅度的。
这一点和全浸是不同的。
就传统自由泳来说,个人感觉游的时候腰腹比较“紧”。就像支撑着上身和下身一样。形态上“腰腹”相对离水面深一些,而头与腿离水面相当近(半头和PP及脚跟露水面)。
在腰紧的状态下:
1、才有可能将自由泳的“高肘”在水下划动起来,以提高速度。
2、下身的打腿幅度只要“躲”在身体正对水的投影面内(PP贴水,脚跟出水)就可以了
因为腰腹是紧的,所以在这种状态下,二次腿四次腿和六次腿都是稳定的,对自由泳的整个系统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简单说,全浸里对腰腹的紧绷感要求没有传统自强,所以比较轻松,也就可以跳过扶板腿这一练习了。
(其实上面的想法也是看了论坛里很多的贴子和练习扶板打腿后的体会)
我个人来说是非常喜欢全浸的,她可以满足在一般的水库里享受阳光和速度。
但话说回来,虽然咱是业余的,偶尔也会想着游快一点。特别是比赛的话,还是可以把全浸向传统自由泳方向调一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