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初阶泳者] 比目鱼-双飞雁

  [复制链接]
七犀鸟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20 14:01:43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彩评论9

躺着也中枪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20 14:02:06
其实,一项好的训练,首先就在于它明确的目的性,及相应的,有效的手段,才不失为有价值的训练。

二楼的录像和一楼的图片,一个是[同步],一个是[对称], 而前者对[单侧换气],[吸气迟缓],[划水过宽],[踢腿太散], 几乎没有什么约束或制衡。

据泳友介绍,国内某书里曾讲过[连体婴儿]训练,方法是握着手并肩游,目的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当然也可以叫[扯后腿],或[大锅饭]。
阿娇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20 14:02:40
记得10来岁时,常抱着一套 老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有讲“比目鱼的眼睛为什么长在一边”,书已不在,插图记忆犹新,好在,互联网上找到类似的..

其实古人对比目鱼的认识是有误的。(《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

鱼类学家告诉我们,比目鱼这种奇异形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刚孵化出来的小比目鱼的眼睛也是生在两边的,在它长到大约3厘米长的时候,眼睛就开始“搬家”,一侧的眼睛向头的上方移动,渐渐地越过头的上缘移到另一侧,直到接近另一只眼睛时才停止。比目鱼在水中游动时不像其它鱼类那样脊背向上,而是有眼睛的一侧向上,侧着身子游泳。它常常平卧在海底,在身体上覆盖上一层砂子,只露出两只眼睛以等待猎物、躲避捕食。这样一来,两只眼睛在一侧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这是动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结果

20090203_3ce64ca55a2b67799ed8HCyS0DoYM2TT.jpg

(下图中的橙色,反映鱼目的变迁,由一侧逐渐向另侧迁移,注意侧视图)

20090203_3dfd7d1411809d3aa2eaTQ4UUNIwuxEf.jpg


不同类的比目鱼眼睛位置也不相同,鲆科的两眼长在左侧,鲽科和鳎科的两眼却长在右侧。

但有一点相同,它们独自游弋。它们会贴着海底移动,把白色的一面隐藏起来,要是两只一起游,恐怕立刻就被其他的食肉鱼类吃掉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26329.htm

清澈的水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20 14:03:16
既有比翼鸟 当有连理枝

连体婴儿

方法:握手并肩游泳
蝶泳:打蝶泳腿,用外侧划水
爬泳:打爬泳腿,用外侧划水
仰泳:打仰泳腿,用外侧划水
20090203_cf8ddd71253ebb18d8ccJYrLqvzEgNmA.jpg

扯后腿:双人接龙(或多人接龙)

爬泳:前者划自由泳手,后者双手抓住前者的双脚,打爬泳腿前进。
仰泳:前者用脚勾住后者腋下,划仰泳手,后者打仰泳腿前进。
蛙泳:前者划蛙泳手,后者双手抓前者双脚,蹬蛙泳腿前进。
前者均可大腿夹板


20090203_c055707f21d0b89a358aut6QVIA9Xj6x.jpg


大锅饭:龙舟竞赛

蛙泳:第一位游蛙泳,后面的人双手扶住前者的腰,蹬蛙泳腿,依此类推,大家一起做收翻蹬动作,才游得快。
爬泳:第一位游爬泳,后者左手抓住前者的右脚,依此类推,每位都用右手划水,左腿打水的方式游进。
仰泳:大家游仰泳划手,并用双脚夹住后者的腰部,,依此类推,最后一名游仰泳。所有人同时划左手或右手,效果才好。

20090203_cb97ce2d68e39284c33djUKJqtlPU3lH.jpg
小记者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20 14:03:40
每个人,每条鱼都有自己的特点
猪八戒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20 14:03:50
如果没有人陪着比翼齐飞,如何训练呢? 那就像[黄花鱼]似的,贴着水线,溜着边游。

方法很简单:贴着分道线(没分道线的贴池壁),[手眼身法步]对准正下方的瓷砖缝游;待手脚不再碰线(池壁),且能顺畅地游上四五百米了,这样坚持一个月,基本就可以达到双飞燕的训练效果了。

自由泳游好了就是一条直线,在线上滚动可以,但不能出圈,好像在细长的管道里游进。因此,要想训练自由泳,一定要敢于贴近[分道线],越近越有效果,动作会不知不觉地被规范、成型。

这样游一定要左右兼顾,去时贴右边,回来贴左边,也就是贴着一条[分道线]来回游。每次热身时贴着分道线、拉着划步,游上一段,待转入中间巡航或短冲,会发现训练的效果异常明显。

各位可以试试看。
fisher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20 14:04:30
水线仅是一种约束或威慑,和学车钻杆一样,不是为了碰的,是用来训练培养意识的;如果有这个意识,有没有水线,一样练。但踢几次水线,肯定会增强这种意识。

教练员看有人拐来拐去,懒得分析原因,那么,让他贴一贴水线,也许问题就解决了。所以说,贴水线不是什么技术,是一种[训练方法]。

比如,在水里架上梯子(POP-system),既拉划步,也规范划水路线。一旦没了梯子、没有水线在身边,还能游成一条直线,这就是掌握技术了,说明[训练方法]奏效了。


1212181050528348d6b1cdbba6.png

天生浪子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20 14:05:00
所谓[手眼身法步],就是说全身相关各部都要协同作战。

不仅眼睛要看着正下方的线,手要沿着线的走向入水划水,身体侧滑要轧上线,踢腿也要围绕着长轴轴线,才有可能游成直线。
sdshuangxian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2-20 14:05:16
其实,不在能否看出技术上的瑕疵,而在于是否有具体的训练方法来克服。

游不直的问题,大家都能分析个底吊,但对于那些未成年的孩子或还欠点火候儿的,必须有一些简便易行的训练方法,而不是喋喋不休地[呲打他]——这词儿估计有人不懂?

一般初级教练会沿着岸边来回跑,连喊带比划,不成就脱衣服下水[摔跤];有经验的教练会站在出发台旁,除了掐表,还会看游的是否在直线上,不成就[练贴边]。

有的家长也跟着瞎忙活,孩子稍有不如他意,非骂即打;小家伙眼泪汪汪的,如何解读你那驴一般的吼叫呢?

当然,有时间教练员还是应该下潜到水里,起码也要借助水下摄像机;如同看病,[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悠游游泳网 成立于2006年8月,是目前国内优秀的游泳技术社区,拥有超过30万会员,致力于为游泳爱好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个性化训练计划、游泳技巧教学、精选泳装评测,让「悠游」成为你的私人游泳教练,在水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