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初阶泳者] 游泳时的水感

[复制链接]
shaykh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11 01:54:37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体对水环境的一种综合知觉,是游泳运动员的一种专门化知觉。指人在水中游泳时,由于对水的精细分化,能及时觉察水的阻力变化,从而调整划水动作的强度、速度和方向。这种细致的知觉是运动员通过长时间水上训练,在水阻力与划水运动强度的感觉之间建立了极为精细复杂的条件反射而获得和加强的。水感是由触觉、肌肉运动觉和温度觉等多种感觉所组成的系统感觉。当运动员在水中用四肢划水、打水或蹬夹水时,触觉分析器、运动分析器、皮肤分析器等,对水的压力、阻力、浮力等进行精细的分化,获得了水感。因此水感是经过长期的游泳训练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一般来说,训练年限愈长,运动经验愈丰富,水感也愈好。有的优秀运动员能感觉到水从身体周围流过的情况。在游进时,水对手指尖、手掌、面部周围、躯干、腿、脚都有感觉,甚至有一种“滑动”的响声,这种高度水准的水感,使运动员能自我判断游进是否均匀、快速和省力。游泳运动员的水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运动员的技术情况、身体情况和训练情况相联系。例如游泳初学者的水感很不敏锐,往往用了很大的力却游不动,甚至寸步难移。又如运动员身体状况不好、水温太低,或处于极疲劳的情况时,运动员会出现划不到水、摸水、蹬空等现象。此外,水感的敏锐度同肌肉的用力程度也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当运动员肌肉处于最紧张时,水感敏锐度反而下降。只有动作技术高度自动化,能有意识控制动作节奏的情况下,水感才是比较敏锐的。因此,为了获得水感,运动员在技术游时常常强调要采用中速游。水感是促使游泳技术更加完善的心理因素,也是游泳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为使游泳运动员的这一心理特征不断发展和保持高水平,教练员应经常细致地分析动作要素,使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视觉表象。并启发运动员把视觉表象和肌肉运动表象结合成完整的动作表象。特别是要经常地、系统地从事游泳训练,注意合理的运动量和适度的水温等其它条件,在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水感。

《游泳大词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悠游游泳网 成立于2006年8月,是目前国内优秀的游泳技术社区,拥有超过30万会员,致力于为游泳爱好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个性化训练计划、游泳技巧教学、精选泳装评测,让「悠游」成为你的私人游泳教练,在水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