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爬泳教学练习前的准备练习: 在进行爬泳技术教学前,学生要能自如地完成下列动作: 1、敢于把脸没入水中,在水中吐泡泡,和整个头部没人水中。 2、敢于把身体漂浮起来,并能复原重新站起来。 ...
(一)爬泳教学练习前的准备练习: 在进行爬泳技术教学前,学生要能自如地完成下列动作: 1、敢于把脸没入水中,在水中吐泡泡,和整个头部没人水中。 2、敢于把身体漂浮起来,并能复原重新站起来。 3、靠着池边可以俯卧滑行。 4、能划水20米。 5、会初步踩水。 6、能够适应水中活动性的练习。例如睁眼。 (二)爬泳技术的示范与讲解: 从未看见过爬泳(自由泳)的学生是很少的,只要教师提起“自由泳”这个名称,或者教师用手势表达它的形式。就会唤起他们的记忆。然而,他们无疑会都不曾见到过真正的爬泳技术示范,教师应亲自作正确的爬泳技术示范,使学生明确爬泳技术的概念。或者教师身边有爬泳运动员,也可以让他做第1次课的完整爬泳技术示范动作。 1、“观察”在游泳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教师在作示范动作时,可以连续做,也可以边作边讲,示范时间不要太长,让学生围在池边,以能看到示范者的动作为宜。在观看的过程中,眼要看示范者,还要听老师讲解技术要点。 <二>教师讲介要精炼,简单扼要说明问题,技术专业性不要太强,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自己边作边讲时,可以先作示范再停下来讲解,讲解后再作示范,加强学生的记忆。 教师讲解时应注意要有系统地进行。 (1)可以先从在水中示范者的身体姿势讲起。 (2)然后讲解腿的动作。 (3)介绍臂划水动作,讲臂划水时,也可以分开讲,如拉水,推水(有效阶段)和空中移臂、入水(准备阶段) (4)扼要讲解呼吸技术,着重讲水下呼气。 3、在爬泳技术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碰到的主要问题,是在学习呼吸阶段。吸气是短促的,水下呼气不是一个自然的反射。因此,为集中精力学习动作,建议在爬泳教学最初的动作练习中,不作呼吸练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不提出作呼吸练习的要求,他们也会进行的。 4、开始教爬泳时,要求学生将头没入水中,水与发根际平齐,头部略向下,正对向前方,做短距离的练习,这种初步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身体水平姿势,同时也是今后学习动作的基础。 5、示范讲解后,学生可以提问,但提问题的时间越短越好,这并不难做到,因为,学生急于下水实践,一旦向学生指日月如何学习爬泳并讲一点技术要求,他们就会积极的投入练习过程。 (三)爬泳完整配合动作的试游(见图5—8) 教师讲解示范后,可提出下水后的要求,学生就会迫不急待的下水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可以提出游短距离的试游,和做好准备活动,在试游中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注意学生在试游中的技术水平,和水性,为以后的教学设想和修订教哔计划,并作出合理的教学安排。 (四)爬泳技术教学动作要点: 1、身体姿势 头部姿势正确与否很重要,它会影响整个身体姿势,当身体俯卧水面时,应该是水面近乎齐于发根际,但也要考虑个人身体特点,体重大者和身高的人,可能头的姿势也略高些。 由于害怕或其它原因,而头部抬得过高,会使;胸部抬起,腿部沉入水中l难以维持身体的水平姿势。 由于腿位过低,容易失去有节奏舟渐均匀的打水。结果谴成既不能使腿位上升,也不能使游泳者发挥腿的鞭水动作敲果。 为了克服头部过高的缺点,就要用力打水,这是很累人钧,初学游泳和体弱的人近乎是办不到的。水球运动员采用这种姿势,是要注视比赛场上发生的情况,这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特别训练,才能获得高抬头的特殊技术的。 2、腿部动作要保持较高位置,才能发挥均匀打水和保持身体的平衡性,防止由于臂划水动作带来的身体左右晃动。节奏不规律会造成向一侧过分转体,而影响前进速度,腿部动作能够推动游泳者前进,都是由于正面鞭水产生的作用力的结果。 3、肘部要保持较高位置,这样便于空中移臂和入水。 4、动作的连续性也很重要,它取决于很多相关因素。 然而,在初学爬泳阶段,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去纠正游泳者完整动作中的错误,最好是分阶段有步骤的集中解决,要努力在每个阶段中获得好成绩,正确地掌握技术动作,待以后再回转来提高完整配合动作。 (五)爬泳腿部动作教学: 在腿部打水练习中,初学者往往转头向后看其双腿打水的情况,随着他们臂划水和腿打水动作的提高,可以逐评达到教学要求的水平。 练习一:坐在池边双脚打水(见图5—9) 动作要点: 1、双脚打水是交替进行的。 2、腿部打水是从髋部 开始用力,腿部动作的推进作用在前面已讲过。从练习一开始,就要提醒学生注意:髋部发力对腿部动作的作用和影响。 3、双腿应靠拢,这是为了符合生理要求,而不是水动力学要求,根据生理学特点,分腿易使腿的侧面肌群全部加人运动,而正常情况下是不应参加运动的。 4、打水幅度不要超过45厘米(指双脚踵距离)。这与打水节奏成正比例关系,腿向下打水越深,根据力学规律,则会使节奏越慢。 5、膝关节应自然放松。使腿部向下动作时,能延续保持鞭水作用,起到推动的作用。 6、踝关节要放松。双脚向内扣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加大对水面,在打水时增加鞭水力量。有些人踝关节灵活性好,可以延长鞭水效果,双脚向内的动作,有些人是需要练习才能做到的。 7、动作应该有“流动感”。腿部打水动作要柔韧连贯,但如没有少许水的阻力缓衡作用,时而会出现“干”打动作。(陆上模仿练习除外)。由于各关节紧张,还会导致错误动作和加快疲劳,甚至出现腿抽筋现象。 8、节奏和协调性要好,速度要均匀。如果教师要求6次打腿的速度,学生可以默数1 2 3/1 2 3或1 2 3 4 56…,也可以用口令和伴随拍手节奏l 2 8 4 5 6作。教学开始时建议采用6次打水练习为宜。 练习二:扶杆打水(见图5—10) 学生在水中扶杆或扶游泳池溢水槽,做连续打水,如已做过划水练习,这种练习只是复习和纠正错误提高动作。 扶杆或扶溢水槽的打水练习,要注意有些学生的腿部抬不起来,而另一些学生却能轻而易举的自然漂浮起来和进行打水,这时要区别对待。 如用扶杆练习打水,双手从下反握,肘部贴住池壁,由于杠杆作用,把身体拉起,把腿托向水面伸直(见图5—10)但当打水开始时,控制腿不是很容易的事,如腿部位过高,可放松肘关节以降低腿的位置。 ![]() 如无扶杆设备,可利用游泳池溢水槽,则需采用另一种方法;一手正握溢水槽,另一手掌紧贴池壁,五指朝下,两只手臂几乎在同一直线上,然后,下臂用力推池壁将身体和腿撑起伸直漂浮于水面。(见图5—11)推池壁的手的位置很重要。因为学生用右手扶槽,左手贴住池壁,太靠左,身体就要朝右漂,反之左手太靠右,身体则向左漂。要想保持身体姿势正确,一定要注意水下手臂的位置。 做这个练习时,受到一定的限制,手臂动作不自由,也难对腿部动作的效果作出评价。但是,它可以使教师在学生身边进行教学和纠正姿势,学生也可以看清教师的手势和听到老师的要求和口令,进行有节奏的,正确的打水动作。 动作要点: 第一个练习的要求对本练习都是有效的,同时,还要注意。脚要求在水中打水最高点时,脚根微露出水面。 练习三;带浮漂打水(见图5一12、5—13) 这种练习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性,可以在每一支手臂下夹一个浮漂,如只有一个浮漂,也可以双手握浮漂,如果学生腿部打水动作效果好,立刻就能显露出来。 动作要点: 前面练习谈到的打水要点对本练习都是有效的。另外还要注意:向学生讲明如何使用浮漂。用两个浮漂时,每支臂下夹一个,横着夹好,拇指在上,其余4指在下。也可以把两支前臂放在一个浮漂上,手指顺着断面弯过来,水托起双 臂下的浮漂,身体随之漂起来。用单浮漂时,双臂要向前伸直,浮漂平放在水面上,如果游泳者屈臂,身体就会靠近浮漂,浮漂即容易没入水中,失去漂浮身体的作用。而影响身体下沉和打水动作。 练习四:漂浮滑行打水(见图5—14) 浮漂滑行打水时,要将面部全部没入水中,水面到发根际,屏住呼吸,横渡游泳池,身体保持水平姿势。 动作要点: 除前面谈到打水要点外,滑行打水时还要向学生讲明,如不能屏气时,应如何抬头和呼吸。 (六)爬泳呼吸技术教学 练习一:在浅水池中,脚站池底,手扶横杆(见图5一15) 呼吸的练习一定要学生有足够的信心,把头侵没在水中吐气。个别学生可能做过这种练习,可做为复习,但对其他大多数学生来说仍是新课,要严格要求认真作。 做这个练习时,容易出现一种不利的现象,吐气时,水流人鼻腔,引起呛水或咳嗽,有时很痛苦,教师此时除讲明要点外,应该选择方法予以诱导,尽可能避免。 根据用鼻子出气时,水不能流入鼻腔的原则,要求学生手扶杆,用嘴吸气(不要过深)然后把头侵入水中,轻轻用鼻子出气,转头吸气,以便这个阶段不要吸入空气过多,这是对少年儿童最简便的方法。反之,要求学生呼气时,要延续到头出水。如能按教师要求去做,呛水、喝水问题会明显减少。 在第一次做这个练习时,学生肯定是常揉眼睛、擦脸上的水,教师要强调不要让学生养成这个习惯,并指出随着课程的进展,会逐渐适应得到改变。 持续做这个练习,直到学生能连续做几次头没入水吐气的动作。教师要检查其头部在水中的正确位置,和气泡从耳旁升到水面。随后即可更换练习方式。 学生慢慢地用鼻子和嘴练呼气,然后只用嘴掌握呼吸,如果在用嘴呼气时,水从鼻腔流入,则可再回到只用鼻腔呼气的练习,或鼻嘴并用同时呼气,直至学生掌握用嘴呼吸为止。 在短距离爬泳中,呼气是爆发式的,学生可以试用这种呼气方法,先吸气,然后把头没入水中,用鼻子和嘴用力呼气。在头入水和爆发式呼气之间有个间隔《屏气》,这样接近于短距离游泳的过程(这种启发能活跃学生引起想象,提高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自觉的努力)呼气刚结束,面部即出水,以便再次吸气。 学生学会水中呼气后,可进入下个练习,学习其它呼气方法和吸气技术。 爬泳(自由泳)中,游泳者需要转头在侧面吸气,这一动作是在呼吸过程中进行的。 学生扶秆,脚站池底,像前一练习一样,然后头没入水中,按教师所要求或个人选择的方法,呼出吸入的空气。当头转向一侧嘴出水时吸气,吸气后头转正没入水中呼气,随之即可诱导学生进行有节率的呼吸练习,或规定时间和次数的呼吸练习。 转头呼吸在静止时和在游进中是有差别的,那怕是慢速游泳,当游泳者游进中,在头的前方和周围激起浪花,在浪形成的波谷“凹”处吸气最好,这样在游进中运动员可以不需要转头,现代爬泳技术中,呼吸时转头的动作越来越小,特别是在短距离自由泳中。但此时,教师要明确指出呼吸时头部的姿势,水面近乎于发根际齐,如果睁眼要向前看,视线向前下方与身体成30度左右。 在吸气的一边,放开把手继续练习,手臂入水后,使头部转动更自由了,可伴随轻度转肩,使之接近实践游泳姿势,注意头部转动与肩的关系,不要一齐动,这样容易形成颈部紧张。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练习与日常习惯相反的一侧进行呼吸,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在竞赛中的两侧呼吸技术,这有助干在竞赛中观察左右对手的情况,有着重要的竞赛意义。 练习动作要点: 1、嘴吸气、鼻或嘴呼气,或鼻和嘴同时呼气。 2、头在没入水中呼气时,水面与发根际齐平。 3、吸气时向侧转头,不要抬头。 4、如果水流人鼻腔时,当头出水面时用鼻呼气。 5、建议在脸出水时,不要用双手揉眼和擦脸上的流水,在游进中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学生将头没人水中产生恐惧是常见的现象,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有害怕心理应表示关心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学生将头没人水中和在水中睁眼、在水下呼气是要有勇气的,要知道,个别学生总不能一下即克服害怕心理,教师应循序善诱,不能强迫害怕把头没入水的儿童去做。反之,要采用灵活的方式,例如:在淋浴中让学生看下落在头上的水,或在家里脸盆里吹泡泡,或做一些头没入水中藏躲的游戏,也可以采用新式热水浴的方法来启发,使之逐渐消除怕水心理。 随看课的进展,可以豉励学生在水中睁眼,然而也不能强迫任何一个孩子。一些学生在水中睁眼观看并不感到困难,但也有些怕水中化学药品的刺激,睁不开眼,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上游泳眼镜。 随着水中活动的实践和时间,大部分孩子都能学会头入水、水中睁眼、水下呼气,而影响学生的困难,就会渐渐清除。 上面的练习是在静止状态做的,下面我们要把呼吸和腿部动作结合起来做,在课程的进度中,可以引进一些在运动中呼吸的练习。 练习二带浮漂打水呼吸 动作要点:前面静止练习的要点都是有效的。此外还应注意; 1、身体要保持水平姿势,实践证明,呼吸时如不能转头而采取抬头时,将会造成腿下沉,在课中做示范动作时,要特别强调要重视和避免这个错误动作,并指出纠正方法是有益处的。 2、采取均匀呼吸,与打水同步,可以采用4次打水或6次打水。 如果学生完成练习效果好,就有保障可以横渡过游泳池。之后,就可以转入手臂动作的练习。如教师认为学生完成上述练习掌握还不够,则还可以再练习一段时间,再转入下面教学。 (七)爬泳手臂动作的教学: 练习一双脚站池底做划臂动作(见图5—16)。
做这个练习时,学生在浅水中,双脚踏住池底,上体前倾,肩约与水面齐平,面对岸上做示范的教师: 动作要点: 1、手入水,五指先插入,肘部弯曲略高于手,手心向下。高肘和肘弯曲的程度,以保证手与水平面约成30°的角度入水为宜。手指在身体纵轴线和肩的延长线中间入水。并将手臂带到正确的拉水位置。 手不能太靠前入水,要避免歪斜,入水点不能偏内或偏外,应保持在身体纵轴线和肩延线之间,否则,肌肉开始用力动作的位置不好,会影响拉水的效果。 此外,手臂前伸太靠前,会降低肘部,使手臂处于错误的入水点,并影响拉水效果。 2、手臂一入水,应立即下滑,使手掌和上臂感到压力,这就是所谓的“抓水”。如果有必要,可以进一步加以扼要的讲介,例如:何时抓水、以及向后推水前手掌的“水感”,当然并不是真把手掌推后。 3、在拉水和推水过程中,手掌不应超越身体纵轴线,也不能远离在肩延线以外,如肩太宽,可以髋延线为准。向侧偏离身体纵轴线太远,会造成身体左右摆动,影响其他动作。 4、在整个行进中,手臂要伸展,五指稍并拢。 5、在划水过程中,手掌对脚的时间要尽量长,要使手臂的推进作用达到最大限度,这一点很重要。 6、在臂出水时,肘部要先于手臂提拉出水,如不是这样“推水”动作便不存在,也就失去作用了,并会引起身体上下晃动。 7、在空中移臂时,手走弧线,在移臂过程中,肘部要高于手,屈臂前移,如采用直臂前移会造成身体延纵轴线摆动太大,空中移臂要放松,身体随动作稍微转动。 8、初学者会自然而然的做两臂配合,但需要强调的是两臂相互配合的时机和位置,应该是左臂和右臂的动作相反,一臂划水,一臂前移。有些教师认为划臂动作应像水车转动一样,这是不恰当的,它将会给儿童造成错误的移臂概念。 9、手臂划水韵完整动作应该是连续的,交替进行的,肩一般是浸没在水中的。 练习2 浅水中行进间划臂 动作要点:前面练习的要点在此练习中都是有效的。另外还要尽量使背部成水平姿势。游泳者头部长时间保持高抬的姿势是不可能的,可以增加呼吸练习。 练习3 静止或行进闾配合呼吸,用不用浮漂均可,(见图5—17) 动作要点同前。 练习4 单臂练习划水,采用浮漂(见图5—18) 练习时,一臂在前扶浮漂,一手做划臂动作,同时伴随腿打水,还可以增加呼吸或不加呼吸。此练习做为臂划水的最初练习,也是最原始的配合练习,又能做为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 动作要点:前面练习的要点都适用于本练习,但要增加浮漂。 (八)爬泳(自由泳)完整配合技术教学: 开始时,先做完整的配合动作,然后可提高各部动作的效果进行分解练习,同时继续结合完整配合技术的爬泳练习。这种完整动作配合的教学方法好处是;使初学者注意力集中在动作某一阶段的同时,并将其运用到正常爬泳完整配合技术中去。 一般来说,单纯练习臂、腿动作,在配合游中不一定有满意的教学效果。但从动作和肌肉活动来看,可以相互诱导,它是理想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也是学游泳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纠正错误动作中,采用完整——分解——完整的练习就更显得十分重要。 但是,人们只有在完整配合中,才能评定某一部分动作的好坏,我们在腿部练习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带浮漂练习打水没有转体动作,而转体动作是自由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用浮漂打水时,腿部动作没有在实际游泳打水时 的轴线上。扶朴呼吸练习也同样有类似方问题,在静止练习呼吸时,不能形成浪,也没有波谷形成的“凹”处,也没有转体,而这两项在实际爬泳技术中是存在的,同时,为了呼吸,转头则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 爬泳完整配合技术的练习,开始可以要求完成较短的距离,学生可从池中央屏气游到扶杆或池边,然后逐渐加长距离,直到能横越游泳池。 开始时,也可以要求少呼吸,诖意臂腿配合,根据每个人完成情况,可以提出要求横越游泳池时,呼吸一次或二次,然后可以逐渐要求增加呼吸次数,最后要求按正确的每一动作周期呼吸一次。 横越游泳池的练习,可以采取分组入水,集体练习的形式,如能达到要求,对完成较好的学生便可以做更长距离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个人才能和技术风格的机会。教师在此期问可以集中注意和发现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应特别 注意学生的错误动作,错误重复出现的次数越多,就越难以改正,应及时予以纠正。 在此阶段教师最好是将学生按水平分组,使学习差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指导。而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新的要求做更难的练习。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个人才能。 如果班上有助手的话,教师可要求他协助自己照顾需要进行专门个别练习的学生,给予适当的任务和辅导。 动作要点: 前面所述的动作要点,都适合于完整配合游,必须强调的是,在爬泳(自由泳)的完整配合中,动作要协调、节奏要明显,轻松自然、呼吸要均匀。 教师要随时准备对个别学生重新指导做某个分解动作,复习已讲过的绦习,和指导他如何在完整配合动作中,发挥正确的作用。 以上这些练习内容,是作为爬泳教学课程的最基本要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和教学任务,加以改变和补充,并提高要求,使之符合因人而异,因人而教的原则,使爬泳技术教学更加完善。 (摘自《游泳教学法的科学》温仲华编著) ![]() |
2021-03-13
2013-11-29
2011-08-18
2011-08-26
2013-02-19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