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泳不同于游泳比赛,冬泳最大的目标是保健养生,而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冬泳目的以养生为主,兼顾意志力的培养。
古代养生家说:“智者养生,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从养生学来讲,冬泳其实也是“顺四时”的活动之一,所谓“顺”,不是“超越”,是“适应”,气候寒冷,若趋热辟寒就应叫“逆”了,极易生病。冬泳是适应寒冷,顺应寒冷。当然“顺应”也是有度的,一经冷水刺激,身体产生良性反应--血液向体表回流,身体表皮适应寒冷,也就不惧严寒,适应冬天的寒冷,目的就已经达到。
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人的个体体质千差万别,我们根据自己的个体差异,以自身的基本情况为衡量,对冬泳时间长短、条件的选择、水质、天气、环境等等,有所选择。
目前来看,按科学冬泳的要求,0—1度水温游40米,水温每增加1度,游程增加30米,是科学冬泳、健康冬泳,符合养生学的标准的。从各地冬泳实际情况来看,游的量小的没见有什么不良后果,反而是超标准、超时间大运动量的,却有不好结果的实例。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问题,“过而有害”。如果感觉游的少,有未尽兴之感,可配合一些其他项目的运动,而切不可“好逞能”,总想自己身体好,想“挑战自然,挑战极限”,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是绝对应该禁止的。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只能遵循客观规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谁违背了客观规律,谁就要受到惩罚。
数九严冬,不畏寒冷,刺骨的北风,要坚持;这个坚持就在养心。二是静心,冬泳人之间互相关心,没有利害关系,游泳时大脑完全休息,心里一片空白。三是冬泳人冬泳时,都在自我调整心态,比如防寒、适应水的环境、游程长短、自身情况等。总之,冬泳能做到持之以恒,必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