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消毒剂对游泳健康的利与弊

[复制链接]
老由 发表于 2011-7-27 22:32:09
19192 7
本帖最后由 老由 于 2011-7-27 22:36 编辑

109864419.jpg
炎热天气,游泳不失为一个好的清凉方式。泳池水质卫生也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据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卫生专家介绍,泳池如消毒不到位,余氯达不到要求,水中就会繁殖大量细菌。红眼病、皮肤病等传染病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反之,如果游泳池里液氯投放过多,游离性余氯超标,则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对皮肤粘膜和眼角等造成伤害,如泳后皮肤搔痒、眼睛干涩、头发打结等情况,如泳池水中尿素含量超标,染病的几率相对增大。


目前应用于游泳池的消毒剂有哪几种?
漂白粉、漂水(次氯酸纳)、液氯、三氯异氰尿酸(TCCA)。
1)漂白粉:它是次氯酸纳、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为白色至灰白色的粉末或颗粒。有显著的氯臭,性质很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水分、光热的作用而分解,亦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水溶液呈碱性,水溶液释放出有效氯成分,有氧化、杀菌、漂白作用,但有沉渣,水表面有一层白色漂浮物,对胃肠粘膜、呼吸道、皮肤有刺激,并会引起咳嗽和影响视力。
用量:每1000m3约20~30Kg。
2)漂水(次氯酸纳):为烧碱溶液通过氯气而制得。其有效含氯量大于(等于)10%(国家标准),其余90%为盐水,。是无色或淡绿黄色液体。它可与水无限比例混溶,一般来说,商品漂水有效氯含量参差不等都低于国家标准。
漂水呈碱性,当遇热、遇光、遇还原性物质、遇有机物易爆炸分解,属于强氧化剂类危险品,在光合作用下迅速分解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氧气,次氯酸钠在水中PH值大于6.5时就开始电离分解成大量Na+(钠离子)和CIO_(次氯酸根),在碱性环境下, 次氯酸根杀生效果很差,只有次氯酸的1%,显然如果能稳定次氯酸,使其不能离解为次氯酸根,则杀菌效果可以增加99倍。
因此,近年来,开发出的三氯异氰尿酸(TCCA)逐步取代了漂水。
3)三氯异氰尿酸(TCCA)
三氯异氰尿酸(TCCA),别名强氯酸,白色结晶粉末,亦有加工成粒状、片状,是有机氯类消毒剂, 不易分解,在干燥环境里保存1年,其有效氯含量仅降低1%,三氯异氰尿酸(TCCA)水解过程中几乎全部以次氯酸形式存在,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使病源菌的蛋白质氧化变性致死,因次氯酸分子小,穿透能力强,因此,其杀菌效果就高,据测定,在同样浓度下,杀菌力比漂水强80~100倍。
另外,TCCA药效持续时间长,具有氧气的消毒作用,能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下水后沉淀速溶等优点。
加药量每m32~3克。
4)液氯
液氯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巨毒气体,储存、运输、使用均需要专用设备和专业人员,使用该药极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且氯气易泻出液面、有臭味、污染环境,游泳池已很少使用。
什么叫余氯,为什么泳池要控制余氯?
所谓余氯指游泳池施放含氯消毒剂后,剩余在水中的游离氯,它代表施药量足以杀死细菌及病毒且尚有剩余,这就可以保证水体的消毒效果,国家规定泳池水要达0.4~0.6mg/L ,
余氯指标就是要求水体经常保持有效的消毒,且又不致于有臭味.
泳池消毒误区
游泳池作为公共设施,对水质有严格的要求,是行政卫生部门重点监控的公共场所。

在乎感官忽略内在

长期以来,游泳者和管理人员普遍只关心泳池的水清澈程度和味道的大小等外在感官指数,虽然当前开始关心细菌数量等内在指标的也在增多,但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极少考虑到泳池的环境卫生和使用的消毒剂消毒的泳池水是否安全。
不良制剂 癌症隐患
据国家卫生监督部门的调查报告:近几十年来,室内外游泳池的水都是采用氯或氯制剂杀菌消毒处理,发现氯在消毒处理泳池水的过程中不但放出难闻的刺激性气体,使泳者眼睛发红,头发发黄,皮肤易绉缩等伤害外,氯还和水中的氨、尿、汗液和游泳者带来的其它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三卤甲烷致癌物质和三氯胺毒性物质。
利益驱使 危害加剧
三氯胺是一种较强的刺激性气体,是致哮喘疾病的一种催化剂,会导致人们肺部渗透性增强,使人易患哮喘疾病。再者,经营游泳池的商家为了提高利润,以减少清洗,换水次数来降低成本,他们在安全性(减少细菌数量)的迫使下,使用过量氯制剂来消毒处理泳池水,这样泳池水中产生的三卤甲烷致癌物和三氯胺的刺激性气体就更多,对泳者和长期在池边工作人员的危害性就更大。可是很少有人对氯和氯制剂消毒处理泳池水带来对泳者,特别是儿童和长期在泳池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伤害提出质疑。


 楼主| 老由 发表于 2011-7-27 22:32:39
含氯消毒剂
   
 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10~12%)、漂白粉(25%)、粉精(次氯酸钙为主,80-85%) 、氯化磷酸三钠(3~5%);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60~64%)、三氯异氰尿酸(87~90%)、氯铵T (24%)等。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这类消毒剂使用时溶液pH值越高,杀菌作用越弱,pH值8.0以上,可失去杀菌活性;有机物明显影响其杀菌作用;温度每升高10℃,杀菌时间可缩短50~60%。
1. 漂白粉Calcium hypochloriate mixtures
漂白粉是一种白色颗粒状粉末,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其它有氢氧化钙、氯化钙、氧化钙,含有效氯25%左右。
使用方法和范围:用漂白粉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使用。漂白粉干粉可用于铺垫墓葬,地面和人、畜排泄物的消毒,其水溶液可用于餐具、饮水消毒,污水处理,粪便处理等。
安全使用:注意漂白粉对织物的漂白作用和对各类物品如金属制品的腐蚀作用,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漂白粉应保存在密闭容器内,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毒性:主要为皮肤粘膜刺激作用。大鼠经口LD50 850 mg/kg,人TDLo 经口143 mg/kg。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可出现轻微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少数人有眼睛刺激症状。
误用:口服大于5ml/kg时,可以出现口咽、食道、胃粘膜损伤,如恶心、呕吐、烧心、返酸等,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高氯血症、高钙血症等。可因氯气的吸入发生中毒,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眼睛溅入,可出现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皮肤接触高浓度水溶液可出现局部水疱、红肿、皮炎等。
处理:
吸入: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吸氧及对症治疗,出现急性肺损伤,应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支持。
眼:使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有持续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
皮肤:彻底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
误服: 不主张洗胃、催吐、导泻,可立即口服100~200 ml的牛奶、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不主张使用酸碱中和剂。
对医师建议:对症处理。
2. 漂粉精Calcium hypochloriate
漂粉精是白色粉末,比漂白粉易溶于水且稳定,成分为次氯酸钙,含杂质少,有效氯含量80~85%。使用方法范围、中毒表现和处理见漂白粉。
3. 次氯酸钠 sodium hypochloriate
无色至浅黄绿色液体,存在铁时呈红色。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分解为氯化钠、氯酸钠和氧。有效氯含量10~12%。含碱度2~3%的溶液可储存10~15天。
毒性:人(女性)经口TDLo:1 gm/kg。人(男性)静脉注射TDLo:45 mg/kg。小鼠经口LD50:5800 mg/kg。大量吸收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过量吸入次氯酸气雾可引起明显呼吸道刺激反应和肺水肿。误服后口腔、咽喉、食道和胃有烧灼感,恶心、呕吐、呕血,可发生咽喉水肿、胃穿孔和腹膜炎,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皮肤湿冷、青紫、呼吸变浅,继而昏迷。摄入致死剂量的次氯酸钠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处理:
吸入: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吸氧及对症治疗,出现急性肺损伤,应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眼:使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有持续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
皮肤:彻底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污染的衣服要洗干净后再穿。
误服:可口服100~200毫升的生蛋清、氢氧化铝凝胶或牛奶 。适量输液、利尿以促进毒物排泄。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血红蛋白在肾小管的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管型,碱性药物可促进其溶解,减少阻塞,加强排泄,改善肾脏功能,静脉滴注50%葡萄糖液以加速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促进毒物排泄,口服碳酸氢钠1~2g/次,1日3次,或用4~5%碳酸氢钠静滴。
4. 84消毒液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是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的混配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5~6.5%。使用方法范围、中毒表现和处理见漂白粉。
5.优氯净(二氯异氰尿酸钠)Sodium dichloroisocyanurate
有机氯消毒剂,白色晶体,性质稳定,有效氯60%左右,水溶液稳定性较差。
毒性:低毒。人经口LDLo:3570 mg/kg,大鼠经口LD50:420 mg/kg,兔经皮LDLo:3160 mg/kg。眼刺激实验:100 mg/24H,反应是轻微的。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对皮肤粘膜无明显刺激性。
误用:其粉尘对眼和上呼吸道有中度的刺激。可引起眼和皮肤灼伤。浓溶液可引起腐蚀刺激,误服后有明显的胃肠道腐蚀作用,可有肝功能异常。
处理:
吸入: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困难给氧。
眼: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症状持续存在,去医院就诊。
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发现皮肤刺激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去医院就诊。污染的衣服要洗干净后再穿。
误服:不主张洗胃、催吐、导泻和使用酸碱中和剂,可立即口服100~200 ml的牛奶、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
对医师建议:对症处理。
 楼主| 老由 发表于 2011-7-27 22:33:48
游泳池卫生隐患多,管理不善是关键
    天气炎热,游泳不失为一个好的消暑方式。游泳池水质卫生也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据市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卫生专家介绍说,游泳池如果消毒不到位,余氯达不到要求,水中就能繁殖大量的细菌。红眼病、皮肤病等传染病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反之,如果游泳池里液氯投放过多,造成游离性余氯超标,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对皮肤粘膜和眼角等造成伤害。有些人在游泳后出现皮肤搔痒、眼睛干涩、头发打结等情况,就与水中过量氯化消毒剂的刺激作用有关。同样,如果游泳池水中尿素含量超标,也会刺激皮肤,游泳者染病的几率相对增大。
    游泳池水质卫生差,专家认为主要是游泳池经营者管理不善所致。为了节约用水,现在游泳池都安装了水处理循环系统,对池水进行循环利用。通过水泵将游泳池的水抽到循环净水设备中,该设备投放有明矾(沉淀)、硫酸铜(防止藻类生长)及含氯消毒剂,经过过滤、澄清、消毒后,净水重新流入游泳池,如此循环,就可以保持游泳池水质的洁净。不过,根据有关规定,游泳池必须每天补充新水,也就是换掉一部分水,水量则根据游泳池的水面蒸发、排污、过滤设备反冲洗和游泳者带出所损失的水量确定。一般情况下,室内游泳池在循环的同时,每天应补充占池水容积10%左右的新水。同时,也应根据游泳池的使用性质、游泳人数、池水容积、水面面积等因素确定游泳池水的循环周期:公共游泳池应该6至8小时循环一次;幼儿嬉水池要求更高,每一两个小时循环一次。卫生监督员在现场监督中发现,一些游泳场所为了节约成本,把循环设备当“摆设”或不按规定要求对水质进行处理,只把一些肉眼看到的杂质去掉,投加药剂也是偷工减料,甚至出现一天内根本不补充新鲜水的现象,势必造成尿素、细菌总数严重超标。也有一些游泳场所为了使细菌指标达标,大量投放含氯消毒剂,造成水中余氯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泳池中的余氯含量应保持在0.3~0.5毫克/升(即mg/l,下同)。如高于0.5毫克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氯对人体的危害和相关事件回放
  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
  吸入高浓度的氯气,即可出现严重症状:呼吸困难、紫绀、心力衰竭,病人很快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往往仅数分钟至1小时,称为“闪电样死亡”。较重度之中毒,病人首先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剧烈的咳嗽、吐痰、咽喉疼痛发辣、呼吸急促困难、颜面青紫、气喘。当出现支气管肺炎时,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中毒继续加重,造成肺泡水肿,引起急性肺水肿,全身情况也趋衰竭。
 楼主| 老由 发表于 2011-7-27 22:34:05
事件回放一:2002年2月15日,西班牙泳池消毒氯气放多导致近百儿童入院
  西班牙东北部城市萨瓦德尔15日发生游泳池意外,由于用于消毒的氯气施放过多,导致至少89名儿童和6名成人因氯中毒入院。
  事发时,这近百名2岁到8岁的儿童正在上游泳课,他们突然感到喉咙、眼睛和皮肤刺痛,并出现恶心、红眼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即被赶来的警察和医护人员送往医院。目前,大部分儿童已经出院,但仍有至少18名儿童和6名成人被留院治疗,其中1名5岁的儿童病情较重。
  初步调查表明,事故原因是游泳池管理人员在池水中加入了过量清洁消毒氯剂,结果导致形成有毒氯气雾团,并通过通风系统扩散到游泳池、更衣室和其它区域。
事件二:2003年7月14日,福州台江4名市民泳池游泳“游”出氯中毒
 本想游泳健身,不想却遭遇“氯中毒”。昨日,福州台江游泳池内,4名游泳的市民出现轻微氯中毒症状,其中成人2名,儿童2名。随后他们被送往福建医大附一医院救治。截至记者发稿时,大人已无恙,2名儿童正接受观察。
  一股刺鼻的气味
  昨日中午12时,庄先生一行7人到台江游泳池游泳。据庄先生介绍,当时泳池内有20多人,他们下水游了10分钟左右,进来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将一包东西倒在一个桶内,顿时,一股刺鼻的气味充满整个泳池,游泳的人纷纷跑到泳池的另一头,许多人咳嗽不止。“闻了那味道后,我胸闷,肺部很痒,一呼吸就咳嗽,嘴巴苦苦的。”12岁的辉辉(化名)躺在病床上告诉记者。之后,4名身体不适的游泳者被送到福建医大附一医院救治。
  该院小儿科杨庆珍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医院根据患者的症状,怀疑患者是氯中毒。医院已根据一般中毒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救治,2名儿童正接受进一步观察。记者见到2名大人,他们告诉记者,胸口尚有些闷,担心会有后遗症。
  一桶消毒液
  近日,在台江区体育局办公室,记者见到那名工作人员陈建波。据他介绍,那包东西是漂白粉精。
  该泳池主管单位为台江区体育局,昨日下午,该局林局长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按照规定,游泳池每天消毒两次,为此,泳池专门辟出一间房间,供调配消毒液,但没想到陈建波贪图方便,直接在泳池旁调配消毒液。”林局长当场向记者承诺,已派员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如果4名患者出现的症状确因调配消毒液造成,他们将承担责任,同时将从中吸取教训,严格规范调配消毒液的程序。
  一次违规操作
  据事后赶到现场的福州市防疫站二科调查人员陈晋华介绍,“这是由于工作人员在调配消毒液时,操作不当引起的。漂白粉精含氯高,有60%左右,刚接触水时,会挥发出强烈的氯气。氯气有毒,有刺激性,严重的会对人的呼吸道、眼睛黏膜造成损害。但像上述情况,吸入的氯气不多,好了就没事了,不会有后遗症。”
  陈晋华告诉记者,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在室外或专门的房间内调配消毒液。调配时,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和手套,先将漂白粉或漂白粉精放入桶内,加入少许水,搅拌成泥浆状,经沉淀,将上层的“上清液”取出就可以了。如果该泳池的工作人员按规定操作,完全可以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
 楼主| 老由 发表于 2011-7-27 22:34:21
业内揭内幕小区游泳池一年换一次水
  换水太贵,循环用水电费太贵
  经过短时间的清凉后,广州又恢复了高温天气,游泳池成了市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记者暗访发现,小区游泳池大都是一年才换一次水,很多游泳池在给池水消毒时偷工减料,甚至弄虚作假,游泳池的水质令人担忧;而且去游泳池游水,一般不需要健康证,加之有关部门监管的缺失,小区游泳池的确无法让人游得放心。
  有关专家表示,如果游泳池长期使用而不换水,会造成尿素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超标,而大量投放含氯消毒剂,会导致水中氯含量过高,过高的氯和尿素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还会对皮肤黏膜和眼角膜等造成损害。游泳池不查健康证,把关不严,则皮肤病、肝炎、红眼病等也存在着被传染的可能。  压缩机充循环设备
  在白云区某小区,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他们泳池游泳只检查业主证和游泳卡,不查健康证,因为有业主证和游泳卡可享受8.5折的优惠。
  记者问该工作人员:“你们这里平时换不换水?”“换,天天都换的。”工作人员指了指游泳池附近的一台机电设备,“我们用循环机循环用水。”
  记者看到,游泳区没有消毒池,只有一大一小两个游泳池。小的是儿童游泳池,池底有很多黑色沉淀物;大游泳池50平方米左右,水的能见度一般。记者问管理员池水多少天循环一次,管理员满脸疑惑:“我们这里没有循环设备,怎么循环?”当记者指着一旁的机电设备说那就是循环机时,管理员却告诉记者,那不是循环机,而是中央空调的压缩机,“早就坏了,根本无法使用。”
  消毒池没水,成摆设
  在越秀区某小区,有业主告诉记者,游泳池从4月底开放到10月初歇业,他们从来没看见游泳池换水。记者看到,游泳池的池口有一个一平方米见方、很浅的消毒池,但里面一滴水也没有。有员工告诉记者,来游泳的人都不愿意给脚消毒,不是绕过去,就是跳过去,所以就没用它了。消毒池成了摆设。
  记者问工作人员游泳池多久换一次水,对方表示,他们不换水,只消毒。因为换水花费大,而且需要3到5天的时间,“损失太大。”据介绍,每天晚上当所有游泳的人离开后,他们就撒下一定量的消毒粉,第二天早上再用工具拖去漂浮在水面的污物,用特殊的吸尘器吸走池底的污物。然后对水抽样检测,检测水的余氯、PH值,再量量水温。一切做完后,泳池就可开放了,如此循环而已。
  当记者对如此消毒的效果表示怀疑时,该工作人员却称他们泳池的水质很好,“天天都有很多人来游泳,从没出什么问题。”
 楼主| 老由 发表于 2011-7-27 22:34:47
管理员、救生员:我们只在开放初期游泳
  经熟人介绍,记者认识了来自广西的阿成(化名)。阿成现在某小区游泳池做救生员,同时兼任游泳池的管理工作,负责给游泳池消毒等。
  阿成来广州已多年,曾在多个小区做游泳池救生员和管理员。 阿成告诉记者,做他们这行的,很多都是老乡带老乡,平时也没有正规的培训,所谓的救生技巧、消毒技术等,都是从老乡那里学的。
  阿成告诉记者,据他所知,消费者来游泳,他们一般不看健康证。至于给游泳池消毒,阿成坦承,和很多小区游泳池一样,该小区游泳池也只是用消毒剂消毒,泳池根本就没有循环系统。
  记者问阿成,单纯的消毒、使用循环系统和换水哪个水质更好。阿成坦言,他们业内有句话,叫“水贵如油”,因此没有人会采用换水的方式来处理池水,而使用循环水,不仅需要新水,还要不少的电费,这样花费也不少,所以循环设备很长时间才使用,循环设备不过是个“摆设”。“单纯消毒的水反而更干净。”
  消毒处理后的水质是否真的有保证呢?对此,阿成透露,干他们这行的,只在泳池开放的初期游游泳,之后就很少游了。  泳客使用假证以及一些医院给钱就办证
  市卫生监督所:健康证取消了
  记者从广州市卫生监督所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对健康证没有要求,游泳池方只要在售票口等显眼位置张贴“游泳须知”,告知游泳者哪些情况下不能游泳就可以了。据介绍,以前对健康证有要求的时候,不仅游泳的人使用假证,而且一些医院在利益的驱动下只要给钱就办证,而游泳池方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后来干脆就取消了对健康证的要求,“因为意义不大。”
  但卫生监督所强调,经营游泳池必须办理卫生许可证,而且水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即细菌、尿素、PH值、余氯和浑浊度等检测必须合格。
  至于“换水”,对方表示,国家准许使用循环水,但同时还要以监测结果为主。如果尿素和余氯超标就要换水。
  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游泳池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游泳池要定时使用氯制剂、过氧乙酸对空气、用品进行消毒;人工游泳池要做好每日的水质消毒、净化,循环水池保证每日循环两遍,每日要补充新水;每日要自行检测水中PH值和余氯含量;浸脚消毒池水须4小时更换一次。
  水中有过量氯化消毒剂或污染物,会产生皮肤瘙痒、头发打结
  专家:最好的方法是换水
  据了解,循环水程序通常是采用吸污、澄清、过滤等处理,循环后的水再投放液态氯、漂白粉(液)之类的净化消毒剂和硫酸铜,短期内使用这种方法能够让泳池用水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万成松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长期使用循环水,水里的尿素等可能因为不能通过常规的循环过滤、投药等方法来去除,累计下来就会造成尿素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超标,所以还是换水能够较好保证水质达标。游泳者无法通过感官来判断泳池尿素含量是否超标。如果尿素含量超标,游泳者染病的几率相对较大。
  同时,很多管理员未能严格按水质氯化消毒时需氯量和加氯量的要求,大量投放含氯消毒剂,而水中氯含量过高也不利于游泳者的健康,最好的方法其实还是换水。例如,有很多人在游泳后出现皮肤瘙痒、眼睛干涩、头发打结等情况,就与池水中过量氯化消毒剂或其他污染物的刺激作用有关。

游泳容易导致哮喘?中国泳池消毒存在安全隐患
    在用氯消毒的游泳池中,游泳者会吸进漂浮在水表面的挥发性消毒副产品,而有些气体成分是最近才发现的
出于认为游泳对健康和保持体形有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健身方式。家长们更是热衷于带年幼的孩子去室内游泳池上游泳课,去戏水公园玩耍。不过,去年一份关于游泳池水处理会产生有潜在危险副产品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游泳导致哮喘?
    这个报告发表在《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上。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的阿尔弗莱德•伯纳德和同事发表了过去几年的研究资料,他们把童年早期接触室内游泳池与日后在生活中发展为哮喘联系到了一起。而且,游泳池工作人员和游泳者的上呼吸道疾病也与室内游泳池空气中的高氯胺水平有关。游泳者和游泳池工作人员尿中的氯仿和一溴二氯甲烷的水平则被认为是接触到三卤甲烷的标志。
    研究人员警告说,室内游泳池周围的氯副产物经常会积累起来。正是这些毒气伤害了孩子们的肺。他们收集了欧洲各国有多少游泳池的资料,发现在单位数量的孩子拥有最多游泳池的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率最高。伯纳德和同事因此得出结论:哮喘流行与使用室内氯消毒游泳池有关系。
    在今年6月的《儿科学》杂志上,伯纳德分析了341个11岁左右的学龄儿童的血样并检查了他们肺部的健康状况。这些孩子中有43个曾上过婴幼儿游泳课。研究人员发现,上过婴幼儿游泳课的孩子,其肺部倾向于发展为哮喘和周期性的支气管炎。该研究认为室内游泳池中和氯有关的气体可能是一个原因。他们没有办法估算出孩子在幼年上游泳课时游泳池里有多少氯,因为做这项研究时,孩子们平均已经11岁了。
    研究人员指出,室内游泳池的典型气味是由氯和水中有机物质形成的三氯胺,或叫做三氯化氮的气体造成的。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正是这些和氯有关的气体引起肺部发炎,损害了孩子正在发育的肺。
    伯纳德和同事对美国儿科学会提出,儿童4岁之前不适合上正式的游泳课。婴幼儿学会游泳可能只是给家长一种安全假象,实际上这种课程事实上并没有降低孩子淹死的风险。

罪魁:消毒副产物
    还有研究表明,如果游泳池里用于消毒的氯浓度过高,也将有可能给人造成运动性哮喘。当游泳池水含氯的浓度在0.5ppm(即百万分之0.5)以下时,有不到20%的人出现支气管收缩,这一比例和其他陆上体育活动造成的“运动后支气管收缩”相同。而当氯的浓度达到1.0ppm时,发生支气管收缩的游泳者比例迅速上升到60%以上,不论原来他们呼吸系统是否健康,都可能由此而诱发运动性哮喘。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家游泳锦标赛的运动员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的室内游泳池比赛时发现自己呼吸十分困难。竞赛的组织者指出,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为保持游泳池清洁的消毒副产物(简称DBPs)上。
    DBPs是水在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自然有机物进行反应的生成物。凡是产生DBPs的物质称为DBPs的先质。池水中自然有机物是最基本的DBPs先质,包括来自游泳者的体液、皮肤碎屑、毛发、微生物、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这些DBPs的形成直接与水中自然有机物的浓度和种类有关。
    降低水中DBPs的处理方法除了通过传统的砂滤器来循环过滤水,还可以配备臭氧或紫外线消毒装置来减少和氯发生反应的先质。据统计,采用絮凝工艺或定期更换游泳池水的办法可以避免产生DBPs。与美国和中国相比,欧洲国家比如德国的游泳池用氯消毒比较少。
    据研究,室内游泳池中DPBs如果浓度过高的话,也会对孕妇和胎儿带来危害,导致自发性流产、死产和先天性畸形。不仅如此,这些DPBs——主要是一些有机氯化物,对人体还有致癌作用。有一些证据表明,用氯气消毒的饮用水可引发癌症,儿童白血病的发生可能与长期饮用高含氯饮用水有很大关系。在室内游泳池中,氯酚气味不易散发,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口腔粘膜和呼吸系统均有强烈的刺激性。在一些国家,已经严格限制直接使用氯气消毒饮用水,对公共场所的游泳池消毒更是严格禁用液氯 、二氧化氯等气体消毒剂。

更多的有害物
    一般认为,游泳者的肺部疾病、以及其他可能的长期健康影响,都是因为吸入了氯仿、三卤甲烷和三氯胺这些漂浮在水面的挥发性物质。但是,《环境科学技术》杂志今年9月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藏在水中其他的氯副产品可能也是威胁游泳者的真凶。
    美国国家游泳池基金会主席托马斯•拉荷基指出:三卤甲烷和三氯胺是危害最大的成分,很多研究都把三氯胺当作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但却没有考虑其他挥发性DPBs。美国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一个小组借用一种叫做膜传入质量光谱测定法的技术,找到了所有DBPs的光谱。从实验室中的实验到对4个室内游泳池、一个室外游泳池和一个娱乐性水公园的评估,研究人员终于弄清了几种化合物的真相,这些成分除了三氯胺,还包括二氯甲氨、氯化氰和二氯乙腈。
    人们早已在游泳池中发现了非有机氯和卤仿,而游泳池中还形成有机氯胺则是由该论文作者第一次报道的。美国环保署的苏桑•理查德松说:“二氯乙腈已经被鉴定为呼吸刺激物,因此,一些新近被鉴定出来的挥发性游泳池DBPs可能是游泳者中所发现的哮喘原因。”她还猜测饮用水中也存在着二氯甲氨,这种DBPs可能对人们的健康有着特别显著的影响。她认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它让人们注意到氯胺和三卤甲烷以外的物质。
    拉荷基指出:“事实上,健康领域对于公共游泳池并没有人做了很多的研究。问题在于,这种新的研究是不是真的有毒理学上的意义。”他强调说,游泳利于健康的益处现在要和接触化学物质的风险好好权衡一下了。
    目前,很多研究人员都很关注DBPs与哮喘关系的讨论。不少专家认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达国家中发生哮喘的儿童大量增加。这与儿童在室内游泳馆接触过多的含氯消毒剂有关。中国一些城市的调查也与之类似。
    研究人员建议,对于成年人,频繁出入水质不好的游泳池,身体受到的伤害远远超过了锻炼身体所获得的好处,其原因在于游泳者在运动过程中会吸入大量的氯气和挥发性DPBs。而对于孩子,更要尽量选择天然的、安全的游泳池。
小鹰★ 发表于 2012-11-13 18:51:42
这个帖子很好,顶,我都不敢去游泳了
xjt227 发表于 2012-12-13 13:07:4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推荐课程

游泳科学:优化水中运动表现的技术、体能、营养和康复指导 是全面展现游泳运动科学知识与运动表现提升的专业指导书。全书从游泳运动的发展历程、科研发现、装备与技术革新,以及这项运动所涉及的运动员生理、心理和技术层面的理论与实践讲起,通过科学图表与数据分析,将优化游泳运动表现的重要方面——技术、体能、营养和康复进行了细致地讲解。书中还重点介绍了游泳训练的方法,包括泳池训练和陆上训练两部分,旨在帮助游泳教练、运动员及爱好者形成标准化的训练体系,有效提升游泳运动表现。
¥128 游泳技术
中级 类型:游泳训练
立即学习 17076人已学习
蛙泳的基本技术
¥免费 蛙泳的客观规律
初级 类型:配合
立即学习 16371人已学习
仰泳的基本技术
¥免费 仰泳的客观规律
初级 类型:配合
立即学习 16198人已学习

Powered by XMSwim! X3.4© 2001-2021 Uswim Inc.  厦门悠游游泳俱乐部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11485号-3

小黑屋-手机版- 悠游网 X Master Sw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