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得有的文章上说打腿时两只脚稍向内扣,以获得最佳的打腿效果。那么在做陆上和水中打腿练习的时侯,是不是也要注意把两脚稍向内扣,以养成这样的习惯?
2.为了获得良好的打腿效果,在练习打腿时需要把两脚绷直。请问教练,在水中打腿时,还需要刻意把两脚绷直吗?如果那样的话是不是会造成脚踝部位肌肉紧张?还是说在把脚踝柔韧性练好以后,在打水时,放松脚踝部位,这样,在向下打腿时,由于水的阻力,脚面会自然绷直或者反弓,起到象脚蹼一样的作用?
3.泳友强调打水时脚背要露出水面并拍击水面,泳友觉得这种打水方式比水下打水有什么更好的效果吗?我看日本的荻原智子、美国运动员本科 (Benko)的视频录像,她们在打水时脚背并没有拍击水面,或仅是在某种角度打水的时候露出水面而已,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用脚背拍击水面的效果,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对不起,我总是拿专业运动员的水平做参照,其实我知道,凭我37岁的年龄,是不可能达到专业的水平的)。还有一点,就是在实际游泳的过程中,由于身体的转动,打腿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一种侧向打腿,而且随着身体转动角度的增加,打腿的侧向程度也会相应增加。在这种侧向打腿的情况下,脚背怎么能出水面呢?
4.有的教材提供了在水中进行垂直打腿练习的方式,泳友认为这样方式可取吗?或者说打腿训练进行到了什么程度再进行这种的练习?
5.我们都知道,打腿主要有两个作用:使下体上浮以维持平衡和使身体前进。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粗略地理解为:打腿产生的力=上升平衡力+推进力。如果我们已经掌据了良好的平衡能力,那么打腿产生的力是不是就可以更多地作用在前进上,提高了打腿的效率?
6.记得泳友曾经说过, 自由泳是不需要手与腿的配合的(对不起,或许是我对泳友的话理解错了)。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还有同侧腿与异侧腿的分别?如果没有与身体或者手的配合的话,打腿岂不是成了 “乱打”了吗?
7.为了锻炼自己的平衡能力,我按照教材上提供的 “侧卧滑行平衡练习(侧滑衡)”的方法进行练习,引用原书内容:“侧卧蹬边,下边的手臂前伸,上面的手臂放在体侧,鼻尖朝上,自由地呼吸。开始轻松地打水。后脑勺要尽量碰到前伸的手臂。整个过程中保持这样侧卧、脸朝上的姿势,两侧轮流练习。”并且要求“当形成侧卧平衡姿势后,放在体侧的手臂从肩到腕始终有部分肌肤露出水面的。”可是在我进行练习时,头部全沉在了水下,只有肩膀部位有一点露出水面,臀部与大腿不可控制的往下沉。按照我的理解,因为此时打腿是侧向打腿,只是提供推进力,不可能提供使髋部和大腿向上浮的升力。那么我身体失衡的原因出在哪里呢?
8.有的书上说自由泳时身体应与水面保持 3至5度的夹角.但有时看视频比赛录像,感觉有的专业运动员在游泳时只有头与脚是露出水面,而腹部有点下沉,略微成一个弓状,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呵呵,我又拿专业水平做参照了)。请问教练,游泳时整个身体与水面是不是平行最好,是不是最好臀部能露出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