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急性运动伤害的最重要处理原则是“RICE”,所谓“RICE”指的是休息(rest)、冰敷(ice-packing)、压迫(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一旦发生急性运动伤害,必须立即止活动让受伤的部位休息;同时尽速请他人取得冰块置于受伤的部位,冰敷十五分钟后休息十五分钟,持续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时。
对于患部可用衣服、毛巾或弹性绷带压迫包扎起来,包扎原则是离心端临而近心端松,若出现麻痛发紫则表示太紧;另外需要将受伤部位抬高,使其高于心脏的位置。休息、冰敷、压迫、抬高的四原则可让受伤部份的血管收缩,减少内部继续出血及肿胀,让受影响的范围缩小,在伤害发生后的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时内的急性期,确实施行“RICE”的急救原则者,则日后的复原期会缩短。
如能在运动伤害时的急性期给予适当的处置,减少伤害的程度及范围,之后的复健期就能较快进行。
复健期的目标在于确保受伤组织的愈合,预防相关并发症及后遗症的产生,如组织黏连和关节紧缩等,重建患部的正常运动功能,以期病人能早日恢复活动及从事运动。复健的方法会依受伤的部位及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共通原则是当患部不再肿胀时,鼓励病人开始施行主动性关节活动训练,以免关节因不动而紧缩;给予等张性肌肉收缩及等速肌力训练以维持关节之稳定度和恢复正常之肌力;上述项目逐渐正常后即可慢慢重新开始原有的运动项目。
急性运动伤害发生时,若能立即给予正确无误的急救处置,再加上日后适当的复健训练,则能将运动伤害对运动员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使每个爱好运动的人都能继续运动,维护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