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很多年前已会水,只是姿势不标准,主要泳姿是“抬头蛙”,自认为水性还可以吧。每年平均游泳次数大概少到只有3-4次,今年盛夏一位老同学邀约,于是才想起可以再去游游。到了泳池,本来打算还是一如既往地泡泡水,老姿势游几下即可。但接下来的一幕,突然触及到我内心深入多年来隐隐约约的想学标准姿势的渴望:一位青年妇女,泳帽、泳镜,慢悠悠地(现在倒觉得不算什么了,至少身体放得不平)头在水面有节奏地一上一下前进着,第一眼感觉不明显,谁知她来去好几个回合,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这时我觉得她游得是多么的漂亮,姿势真好看。于是,我想我本来比较会水了,我要加把劲,学得像她一样!
我老同学一直喜欢潜泳,换不来气。喜欢一口气从这边池底“蛙”到对岸(25米),他对标准泳姿毫无兴趣。而我,突然觉得游泳的乐趣和意义有很多,并不是我之前的泡泡凉,乱游游而已;比如标准泳姿就是我认为的兴趣点,我现在只需要学会换气,因为起点并不太低。谁知,模仿着试游了几十米,倒有了感觉,老同学接连几句夸奖的话,大大地激励着我:“有点像”、“还可以”、“好多了”、“比较标准”、“不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接下来,接连一个月,大概游了10次,每次少则2个小时,多则近4个小时。要么周末下午4点去,要么下午6:30下班了去。我只游蛙泳。其实,也很想学自由泳(爬泳),但是我觉得不要着急,先把蛙泳学好,一步步来,不然就是“样样会,门门瘟”。进步还是比较快,但是问题也有不少。为了提高对游泳的认识,加强学习,我“百度”了游泳论坛,发现了厦门悠游网,觉得真不错啊,很系统,很全面,人气也挺高,很有活力,论坛帖子的内容可学性非常强,没想到厦门搞得这么好。我下载了视频,收藏了文字,在理论方面有了一定提高。现在才觉得游泳的技术含量真的很高啊,简单说就是提高推进力和减少阻力,而减少阻力则涉及到很多方面:姿势,动作,手型、身型、流体力学,摩擦阻力、形状阻力、波浪阻力以及根据自身情况,掌握推进力和阻力的平衡点达到速度的最高值等等。
现在天凉了,估计游泳的次数也会大大减少,但是我希望明年夏天可以把蛙泳学得比较自如,不用有时刻意去想手脚的配合。那时再学学自由泳。现在上网浏览悠游网站的帖子也成了我兴趣的一部分,感觉很舒服。同时对于大家给予我一些问题帖子的热心解答,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