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全浸(TI),也参考过它的练习方法,但没有专门练习过。全浸里的不少练习方法并不是它独有的,比如前交叉,比如拉链移臂,比如大的侧滚……还有很多。不少竞技者也在应用这些技术,我看过波波夫的练习视频,他也做拉链移臂练习,还有波波扶是看池底的,索普却是昂头。通过这些对比,可能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在一些环节上,游泳技术也许没有大一统的东西,可能是游泳运动实在是太复杂了,而人体结构又是无比复杂,同时个体差异也非常大。
再回到我的感受,我没有专项练习全浸,我主要侧重打腿和划水练习,但前一段我偶然试全浸里的一些drill,发现基本都可以做了。所以我认为水感提高,那些动作应该不难但对于初学者确实很难,曾见过无数的壮汉50米就会累得半死,为什么?因为没掌握平衡。全浸上来就从平衡入手,对新手确实是很止渴,也算是独辟蹊径。尤其对一些不喜欢或无法做大量打腿划水练习的人,更是适合。
前一段,我追求长游,没做打腿练习,天天基本是照着全浸拉长游距。最后我发现速度越来越慢,甚至想快都快不起来了。后来我放弃了这种练习方法,重新苦练打腿和分解动作,毕竟我希望自己能游快一些。但我并不想否定或怪罪全浸,因为我没有完全系统地去练习全浸,即使做过一些练习,也许练习不得法,导致最终效果不好。我想这些都有可能。
另外,做为初学者,由于经验和认识不足,导致一些判断和看法经常出现反复。有时认为一件事情是对的,过一段后,则是另一番看法,甚至否定前面的认识,或许过一段又回归到以前的认识。对于业余爱好者,没有专业指引,完全靠自己摸索和体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应带着成见构筑自己的思维壁垒,导致固步自封。而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多与别人交流,最终以实践进行检验,我想这样我们才能在游泳的世界里海阔天空。 |